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莱阳各乡镇 莱阳得名说法不一,个人认同莱山之阳说。 莱山之阳说 莱阳城北有莱山(即今旌旗山),莱阳地处莱山之阳,莱阳因以得名。 旌旗山,古名莱山,位于城北偏西十五公里处,海拔三百一十五米。 旌旗山 避讳说 西晋时莱阳地属昌阳郡,昌阳城在今市区东南二十三里处的昌山之阳(今前后发坊一带)。唐初,迁昌阳城至今市区。为避其祖[国昌]讳,更[昌阳]为[莱阳]。 民间传说 汉置挺城于今市区南十里东西古城处。但这里屡遭水灾。有人看到从地里钻出五只羊朝现在县城方向跑,跑到城南关温泉,钻进泉去,遂定城址于此,名之曰:[来羊],[莱阳]乃其谐音。 莱阳,是山东省下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古为昌阳、长广,又有梨城、龙城的称号。莱阳位于山东东部,北邻,南接,自古以来就是胶东腹地;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属温带季风气候;下辖5个街道、13个镇,总面积平方公里。年,莱阳市总人口88万人。 莱阳梨 莱阳市因独有的气候土壤条件而特产,被誉为中国梨乡。在这里发掘了新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莱阳自古被称为翰墨之乡、书法之乡,涌现出、等一批爱国文人,莱阳是的发源地,被誉为道教祖庭,、等在此传教立派。莱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祥地。莱阳有、、、芦儿港、,、金山宝塔等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 莱阳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这里有关于太阳雨的回忆…… 突如其来的太阳雨,须臾办公楼前一地琼瑶,间或一阵西风肆虐,卷起无数雪花飞舞,激扬着我的思绪,飞到那个胶东半岛内陆的小城。 莱农校园 那座小城有众多叫太阳雨的店铺,饭店、服装店、百货店都有。起初我有些奇怪,后来知道那座小城偶尔会飘起太阳雨——很短暂的那种,所以好多人喜欢起这样有诗意的店名。 众多的的太阳雨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家文化路上的太阳雨餐馆,老板是个很有书生气的小伙,戴付金丝眼镜,微胖,经常西装革履地坐在柜台的后面,微笑着看着他的芸芸食客们。 当然我们不是因为他长得帅去光顾,他家的红烧茄子和红烧排骨口味上佳,也是我们必点的菜品。几乎每个月,我和朱至卓都会去那里搓上一顿,直到他找到女朋友才慢慢减少。这个女朋友当然不是于焉,那都是过去的事情。如果将来于焉看到,我愿意替朱至卓讲讲那段历史,虽然不算风花雪月,也无损于这个猪头的品质,当然重色轻友这样的劣迹想必于焉也不会介意。 你没猜错,那是我的大学时代,我的大学籍籍无名,所以在这个县级小城也不算屈就。学校建在一座小山的南坡,东西两侧各有小河一条,据说这正是风水学上不可多得的二龙戏珠格局。 这座小城以梨闻名,所以学校周遭梨园众多,可惜我不爱吃梨,大学期间吃梨不会超过一斤。 学校前面的那条路就是文化路,大一全班早起跑步经常选择文化路的一段,我们跑过太阳雨餐厅,跑过那家我忘了名字的超市,跑过那家朱至卓给他女朋友买过生日礼物的礼品店,跑过我买过国米球衣的运动品牌店,跑过中医药学校…… 这条路跑过我们的青春,见证过猪头的爱情,淋过无数次太阳雨,那些日子,都不会再来,但我的回忆,才刚刚开始。 夏时为地; 商时为地; 西周时为莱侯国地; 东周及秦为东境。 鲁襄公六年(前年),齐国灭莱,并在莱西城区古城一带修建起一座新城池,以取代对胶东地区的统治。 西汉时(今莱阳南部)、邹卢县(今属莱西)、(莱阳中北)、(今属莱西)、(海阳西北)于莱阳境内。 西晋三年(年),观阳、昌阳并入。元康八年(年)复置(其址在今境内昌山村南)。 唐永徽元年(年),昌阳城被水淹没,迁县治于今莱阳城。 后唐同光元年(年),庄宗李存勖为避祖名国昌,改昌阳为莱阳(即在莱山之阳,莱山为旌旗山古名)。 年,建立。 年,、莱阳专区合并为莱阳专区。 年,莱阳专区、合并为(后改)。 年2月20日,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 年,莱阳市被列为山东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县。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