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守之

“深山秘境”是我的山水追求。然而,至今却未能有一幅作品成为主打与代表,实为憾事。

年4月8日直播作《林峦春色图》,因工作室中六尺生宣太薄,我便用了同尺寸的半生熟,最后出来的效果还不错!由此,便生出了用这种纸创作《深山秘境》长卷的强烈念头。所谓“强烈”,即是“立刻”“马上”就办的那一种。

9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一个,在古代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极数,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常表示最多,无数的意思。另外,9也有“久”的音译,预示“长久”。加上我本身也喜欢这个数,所以就定了90*cm的尺寸,用五张六尺半生熟整纸拼成的。

初一看!这是一件较时代的山水作品,再细究那树法、皴法……无一不是传统的东西。历代经典我基本无露,但还是比较倾心宋代山水,那真的是如临其境,一下子就把你拉进画中来了啊!我感兴趣于郭熙的《林泉高致》,其(山水训)曰:“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一作观)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其山水画可居、可赏、可游之说及三远法的空间处理,我也看好!文中又说“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所谓不敢以轻心挑之者乎?”此语,吾亦同也!虽如此,但还是想表达的更深刻一些,加入自身的一些体悟与寄托。

深山秘境,深山指无人烟或人际稀少的地方,秘境即隐藏的很久远且没有被发现的景致,也有神秘、玄妙的存在。远离尘色无人打扰,那自然是美极的了!我没有将明度压的太低,便取了个“中”,不会太深沉,也不会太轻浮。《楞严经》曰:“但有言说,均无实义”,对于画则是:凡所呈现,皆非表达。画了9.9米,展现出来的也只是一个指引(如佛的经典),它会带着你去寻找、去遇见,我无法显现与言说的、真正要表达的那个“深山秘境”。

这幅图中,展现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这不是我的专利,很多画家也这样做过。人生也如四季,由开始、繁盛、收货而到凋零,也如孩童、成年、中年再入老年,亦是轻柔、高亢、平和与最后的寂静。四季的轮转,也体现着人事的沉浮与沧桑。它们的增入,这就无形的增加了笔墨、构图、设色……一系列问题的难度,创作的时间也便相应的多了。此图不是特定的哪一处山、树、水……,它完全由心而生,是属于自己的。山石皴法主要以斧劈为主,展示峰峦出没深云中的挺拔、刚健与神圣。云大都是直的,于峰顶、山腰隐现。“直”便消除了上下的频率波动,而生出一种“静止”的感觉,一动不动!仿佛一切都被定格在了那里。能看见的路有九段,寓“九九之难”!自己的路终究还是要自己走,无人可以替代。修行的路是不容易的,有艰苦愁困、毒蛇猛兽的阻隔,也有七情六欲、灯火阑珊的诱惑……,唯破除万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勇猛精进,才能到达彼岸。看见中段山路的那个红衣僧人了吗?他,就是我自己……。

寺庙当然是不能少的,那是我山水里的重要标识。图中,我将四大菩萨道场中有代表性的寺院融入了进去,九华天台、普陀普济、峨眉华藏、五台显通。四座圣山我只去了九华,但也没能圆满,也很遗憾。有生之年,一定要朝遍四大名山,也不枉对佛教的敬畏与虔诚,以及从经中感悟的诸法实相与人生智慧。我在红尘中修行,更在画中修行,为此也写了四句话:

此生风雨凝笔端,

起落只作闲云看。

不坐蒲团不念经,

落纸深山可参禅。

只增设庙宇,而不做都市楼阁、村屋房舍,是一种追求宁静、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景,那是自己心灵的栖息地。一山一石、一树一泉、一笔一墨……都是我血液的流淌与脉搏的跳动,更是我对内心的诠释与表达。此图中,我没有用什么特殊效果与技法,只带着一个本分、虔诚的内心,一笔一墨恭恭敬敬的写画出来了。写即无描摹、含糊、拖沓……之病,以楷、行、草、隶、篆任何一法而为,皆是写。真书为静,行草为动,二者当相应生发、阴阳合和,乃为至法。

8号确定,10号便开始动笔了。7天后结束了第一次墨稿,1天上色,再1天调整后题款、铃印共9日,此非刻意执9,自然而成也!往后时日,便搁置起来。身在此山难免“当局”之迷,搁置就是离开,离开心、眼、手对它的执着,当再次复观,若有不足会自然呈现。这样大的作品,9天是极短的啊!相对于“大痴”数年之久的《富春山居图》,实不足提!又如:嘉陵风光三百里,李将军数月始成,吴道玄一日而就,玄宗曰“皆尽其妙!”吾心之所趋,情达而感通!提笔之际绵绵不绝,非终而难止也!

作画之初激情饱满,在一种有节奏及韵律的涌动下挥笔洒墨。往后就冷静了,越来越冷静,直至最后的沉寂。此时,我仿佛融在了这林泉峰峦之中……。我什么都是!是树、是山、是水、是……。我什么也不是!不是树、不是山、不是水,不是……。我甚至想,是我在画山水,还是山水在画我?庄周梦蝶,非我亦非蝶,非幻也非真。

有人可能觉得下笔仓促,这也难免!但我个人以为,艺术中的情感更为重要。这个时候我的感觉最强烈,不尽快的呈现便会消失,再去找可就真没着落啦!实际也并非仓促,18年我就产生了这个想法,也一直在思考创作的方向与题材,一切基本有了定位,只是没有因缘遇见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这次直播就成了此图创作的导火线,它是最后的“因”,接着的“果”就自然的呈现了。

全图横屏欣赏

尺寸:0.9*9.9m

题《深山秘境》

——王瑞华

山河大气起云岚,坦荡胸襟万里天。

莫道知音行路少,一弯一刹一生缘。

《行香子》题深山秘境

——碧落一痕

秘境无尘,世事如棋。

更落笔素抱相知。

浮名虚利,落日斜晖。

对月中桂,闲中我,梦中谁?

非真非幻,蓬莱亦醉。

任岁月雨打风吹。

陶情冶性,抒怀畅意,

有人同行,山同唱,水同归。

题《深山秘境》

——碧落一痕

《深山秘境》写鸿篇,

山水腾挪各有天。

雅趣四时堪佐酒,

心程归处乐陶然。

局部欣赏

李雁飞字守之,号昌阳山农。斋号鸿景山房,祖籍山东莱阳,中国当代书画家。攻山水、书法,又常作文字并兼涉花鸟、人物、篆刻。出版有《华彩丹青/李雁飞山水画选》、《笔墨情缘/山水画集》等。现为水墨家园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签约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年创办岱华墨苑,年设立李雁飞艺术空间,年岱华墨苑更名为鸿景山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