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风湿免疫病。为帮助更多的患者认识这个疾病,了解这个疾病,走出认识误区,我们山东医院风湿免疫科为大家进行了一次线上科普直播,现将直播内容整理如下,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风湿人群。

类风湿关节炎曾有不死的癌症的恶名,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类风湿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完全可以像健康人一样享受幸福人生。可是仍有不少人对类风湿关节炎还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偏见,认为这个病无药可治,或者轻信偏方秘方,贻误病情,造成终身残疾,后悔莫及。要想战胜这种疾病,必须先要了解它。类风湿关节炎这个独立疾病是年才被确立的。之前受医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凡是关节肌肉疼痛、关节变形这样的疾病,都被笼统地称为“风湿”。用现代医学的眼光看,这类病至少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几种从发病机制到疾病特征完全不同的几种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引起外周手足等小关节的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也可导致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受累。本病全球性分布,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于35-5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其他年龄段及男性也可发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现状不容乐观。我国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大概0.32%-0.36%,全国有超过万患者。风湿免疫科是我国内科学科里面最年轻的专科,上个世纪70年医院才开始设立风湿免疫专业。虽然近年来风湿免疫学科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迅猛发展,截止年,全国已经有多名风湿免疫专业医生,较几年前翻了数倍,但仍无法缓解“缺医”的现状。医院大多无风湿免疫科,大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又往往一号难求。风湿免疫专科医生的人均占有率,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这在客观上,给风湿免疫病患者就诊造成了困难。此外,广大患者对类风湿关节炎认识不足,缺乏疾病常识,健康教育程度低,就诊率低,复诊率低,也是造成治疗达标率低、致残率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这是类风湿患者经常问的一个问题。虽然医学在不断发展,但是确切的病因至今未明。遗传、环境潮湿、寒冷、吸烟、病毒细菌(结核杆菌、支原体、EB病毒、风疹病毒、细小病毒B19等)感染、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跟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受累的典型特点:1,四肢小关节为主,膝、肘、肩等大关节也可以受到累及。2,关节痛多有对称性发作特点。3,症状一般至少持续6周以上。4,可出现关节的疼痛、肿胀和晨起关节僵硬、发胀、紧缩感(称为晨僵),超过30分钟的晨僵,具有诊断意义。滑膜炎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变。在病变的早期,关节滑膜出现炎性增生,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血管翳,这种血管翳有侵袭性特点,如果任由病情发展,会侵犯滑膜下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一旦出现关节结构的不可逆性损伤,就会形成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造成残疾。这也是我们提倡类风湿关节炎一定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的原因。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结局是残疾。它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如果不使用治疗手段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5-10年致残率为60%,30年的致残率为90%。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侵犯外周关节,肺、心、神经系统、血液、眼等其他器官或组织亦可受累。肺部病变是较为常见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约占41%,心脏病变发生率35%,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随诊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脏器功能,及时发现关节外病变,及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合作。患者一旦出现对称性四肢小关节肿痛及晨僵的可疑症状,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以免贻误病情。可疑症状还包括手关节的变形导致的天鹅颈样、纽扣花样畸形及尺侧偏斜、手指或皮肤出现红斑、关节隆突以及经常受压的部位出现圆形、按压无痛感的类风湿结节等。患者就诊于风湿免疫科后,医生会根据目前的病史、体征和检查结果做出诊断。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一次就诊不能明确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因为疾病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时候并不典型,而有些其他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往往也会出现关节肿痛的症状,还需要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进一步的观察和随访。一旦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医生会与患者沟通,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给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请相信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和治疗药物,遵医嘱长期规范用药,定期复查,不要擅自停药减药,也不要自行更改治疗方案。另外,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耐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均衡饮食,防寒保暖,适当运动。早期、规范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原则。只有规范治疗,控制炎症反应,减慢骨破坏进展,才有可能控制病情、减少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式上,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以及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有几大类。其中,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是治疗的关键,也是往往被很多不规范治疗忽视的一类药物。除此以外,还有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消炎止痛药”,激素以及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等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的发展进程令人鼓舞。类风湿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近半个世纪以来,类风湿的治疗新药不断涌现,随着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的出现,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经过正规治疗和规律随访,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实现病情长期稳定。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是重要的治疗药物,也是最基础和首选的治疗药物。这类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吡啶、艾拉莫德等。这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起效缓慢,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起效,因此,这类药物又被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其中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吡啶属于传统慢作用抗风湿药,艾拉莫德因为起效时间相对较短,又具有止痛和骨保护等作用,被称为新型慢作用抗风湿药。这一类药物没有快速止痛消炎的作用,而且起效较慢,容易被类风湿患者误解为“没效”而自行停药,但是,这一类药物的控制炎症反应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能抑制关节破坏,控制疾病进程,可以被理解为“治本”的药。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虽然是治病主力军,但这类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药品副作用,甲氨蝶呤、羟氯喹、来氟米特、艾拉莫德等药物的副作用各有不同,肝肾功能损害是最常见的副作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对自己服用药物的副作用有个大概的认识,按期随访,遇到可疑副作用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以免影响治疗或造成不良后果。生物制剂是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中的精锐部队。与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相比,生物制剂起效迅速,肝肾功损害等副作用小。生物制剂种类多样,作用机制略有不同,但大都需要注射用药。请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生物制剂。

JAK抑制剂又称为小分子靶向药,是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风湿药,是抗风湿药中的生力军。包括托法替布、巴瑞替尼等药物。年3月,国产托法替布陆续上市,价格较进口托法替布有了明显的优势。这类药物是口服用药,疗效和安全性与生物制剂类似。

使用生物制剂和JAK抑制剂之前,医生会建议完善结核、乙肝等疾病的筛查,严重感染、活动性结核或乙肝的患者不适合应用这类药物。请配合医生完善用药前必需的检查。

生物制剂和JAK抑制剂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杀手锏。起效快,患者总体耐受性好,直接针对促炎因子作用,控制炎症效果好。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推荐应用。如果第一个缓解病情抗风湿药治疗没有达到治疗目标,或者起病时病情较重,存在不良预后因素时,可以添加生物制剂或JAK抑制剂。

生物制剂和JAK抑制剂的价格相对偏高,许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为经济负担而放弃使用。可喜的是随着医药业的发展,这类药物的价格在逐渐下降,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这类药物的价格还可能会进一步下调,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得到更多实惠。

非甾体类抗炎药俗称“消炎止痛药”,也常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这类药物可以消除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减轻症状,但是不能控制疾病进展。

糖皮质激素也常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症状明显时,可以在慢作用抗风湿药起效前起桥梁的作用,快速起效,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但因为这类药物副作用明显,在症状控制后,需要尽快减停,避免长期使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可以认为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标”药物,无法控制疾病进展,也不能控制关节损害和变形,不能仅靠这些药物去治疗类风湿。

我国传统中医博大精深,中医药宝库中有些药物对治疗类风湿也有很好的效果。这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制成中成药,更方便患者服用。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正清风痛宁中的主要成分分别是雷公藤、白芍和青藤,这些药物临床上经常使用,作用类似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天然植物药就安全无害,中药也是有药物副作用的,口服这类药物时也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肾功。

在药物治疗之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常中还要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按照图示经常做做保健操,经常锻炼可保持关节肌肉的功能状态,避免挛缩畸形。

只要不是病情急性期,推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尽量坚持体育锻炼,锻炼不要过度,慢走、太极、瑜伽等都是适合的运动方式。适当锻炼可以改善关节肌肉功能,减轻骨质疏松,舒缓身心,更有利于病情控制。

日常生活中,我们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还要注意一些保护关节的小细节。比如尽量蹲下取物,不穿高跟鞋,拿东西时尽量使用双手,尽量避免拧瓶盖、拧球形门锁这样的动作以免免加重手指关节脱位及尺侧偏斜,下肢关节疼痛时尽量使用助行器分担负重,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空调风扇直接对着吹裸露的关节,尽量不要在严寒潮湿环境中工作生活。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注意膳食平衡,合理搭配,注意补充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少进食带壳海鲜和牛羊肉。

肥胖患者尽量控制膳食总量,避免体重增加,加重关节负担。

长期的规范治疗离不开定期随访。请一定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复查。治疗未达标的患者,每1-3个月复查,初始治疗和中、高疾病活动的患者每月复查,对治疗已经达标的患者,可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便于医生监测及评估病情,监测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类似于糖尿病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也是不能完全治愈,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医生和患者的密切配合非常重要。医生为病人做健康教育,拟定治疗方案,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也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配合用药前检查,定期复查,接受患者教育,合理锻炼。山东医院是烟台南部地区医疗保健中心,我们风湿免疫科承担本地及周边县市区的风湿病诊断治疗及疑难病例会诊和科研教学工作。在诊治工作中,我们见证了众多的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后摆脱轮椅,生活自理,重新绽放笑容,也见证了更多的新确诊患者在治疗后像健康人一样工作生活。治风湿,我们是专业的!风湿免疫科全体医务人员,愿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往期精彩内容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医院风湿免医院风湿科制定的痛风患者康复指南,满满的都是干货,收藏转发给需要的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