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3-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4305597.html

为了让城乡居民不出家门也能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胶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策划推出“文旅大讲堂”线上文化服务,丰富广大市民疫情防控期间文化生活。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为大家推出胶州非遗云课堂、文博研学微课堂、书画云课堂、茂腔名家讲堂、线上阅读系列五大板块精彩内容。每天30分钟,带您走进文化,乐享生活!

文博成语小课堂

IDIOMCLASS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

文博成语小课堂

让我们从成语中

了解文物,走进历史吧~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成语是“簠簋之风”

01

成语典故

簠簋之风是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在清朝康熙时期,官场腐败,贪污成风。莱阳赵仑阆仙,康熙21年在江南任督学,他从自身做起,想改变当时的簠簋之风,在过长江的船上击楫发誓:如果贪一毫之私就不能生还江北。他十分清廉,去拜谒地方官时也是空手而去,一时传为佳话。

簠簋之风中的“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皿,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它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簋也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西周时期,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随葬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根据史料记载,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02

馆藏介绍

胶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妇”铜簋出土于西皇姑庵遗址,通高14厘米,口径20.5厘米,腹围58厘米,底径13厘米,重1.41千克,簋内底刻有铭文。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