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莱阳市农机局通过实施山东省、烟台市农机化创新示范项目,强化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市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机耕率达到96%,机播率达到90.6%,机收率达到81%。一是建设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基地:花生是莱阳市主要经济作物,为此莱阳市农机局结合有关项目的实施,建设了2处花生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每个示范基地建设面积达到亩以上,遵循地块相对集中的原则,分别位于团旺镇东孙太庄村和谭格庄镇小台子村。示范基地所在镇街是莱阳市农业大镇,花生种植面积大,具有较好农机化基础,所在位置分别位于行政区域的南部、北部,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基地内重点推广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实现花生全过程机械化生产。二是强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示范基地:市农机局在团旺镇南团旺村设立亩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示范中心基地,全市18个镇街各建一处不少于50亩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并列入莱阳市委市政府考核镇街党委政府工作的考核内容。示范基地内全部采用小麦、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机械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通过示范基地的带动,全市实现保护性耕作面积29万亩,覆盖率达到45%。三是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2处,分别位于在设施农业相对发达的羊郡镇埠前村和穴坊镇岭南头村。示范基地内大力推广电动卷帘机、微喷设备、微耕机、保温被等农业设施,实现设施规范化、灌溉微灌化、卷帘电动化、微耕机械化、栽培标准化。年均新增电动卷帘机台,推广微耕机台,微灌设施余台(套)。农机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强化了农机示范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了当地农民群众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花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设施农机机械化等农机化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力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