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牛百口村有块神鹰石 文/刘世俊 莱阳市五龙河为胶东第一大河流,由白龙河、蚬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五大支流于五龙村附近的五龙峡口汇聚,然后注入黄海丁字湾,称为“五龙河”。河流主要流域为丘陵区,绕山而流,十曲九弯迂折萦回。下游沿河均有互不连接的低山丘陵。凤凰山、龙虎山、卧牛山、荆山等山分布于五龙河畔两岸,山谷开阔,山坡陡峭,顶部渐趋浑圆。山上岩石外露,鬼斧神工,石貌逼真。近日,我和好友文英结伴来到吕格庄牛百口村,在村北看到神形逼真的象形石———鹰石。鹰立山岚中,俯视五龙河,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五龙河畔的风光秀丽。 荆山,位于吕格庄镇牛百口村北1.5公里,海拨.8米,东西1.2公里。当地有句俗语:“不看鹰嘴钩鼻石,来了荆山没开眼。”在荆山南麓牛百口村西,五龙河转弯处北大顶最顶端,一巨石直立向南远眺,石下三大巨石相拥,地上荆条丛生,荆花点点。这就是五龙河畔牛百口有名的象形石———“鹰视五龙”,当地人称“神鹰石”。远看神鹰活灵活现立于山岗,欲展强健翅膀飞翔。近观,眼神利爪十分逼真。 有诗为证:“坐立荒草间,飒然凝凛秋。荊榛蛰树中,此处将安归”。鹰石主体高达3米,呈蹲立式。通体青铜色,顶部有一缕黑色,鹰眼神灵活现,鹰钩有红色状石。胸围厚实浑圆,背上的道道石纹纹理分明,很像鹰那滑光油亮的羽毛。鹰石下,有三大巨石相依,重达十几吨。好友文英告诉我,鹰嘴处曾有一天然钩石,完美地显示了鹰嘴钢钩之英姿。可这一千古奇景如今却看不到了。她听村里人说,“文革”期间,大兴水利建设热潮,村里在鹰石下修建三级扬水站,人为地将鹰钩嘴打掉。据村里的老人讲,打掉鹰嘴后,天降三天细雨,鹰嘴处流了三天血淋淋的红色物,村人为之惊悚。一自然美景遭人破坏,让村人无不惋惜痛心。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沼泽,海水倒灌,鱼鳖虾蟹横行,致使风雨失调,黎民苦不堪言。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降旨天庭神鹰下凡莱阳南乡,治水除妖。神鹰下凡变化成人,深知自己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他率领众人开河疏水,治灾平妖。无人看到的时候,神鹰变回原形,用短而有力的喙,一对强大而雄厚的翅膀以及一双尖利的爪子,将已修炼成精的老鳖翻肚暴晒,除一儆百,护一方平安。环境的恶劣,洪水的泛滥,逼迫神鹰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在的能力,天天巡视五龙河,雄立山顶上,天长日久,鹰化为巨石,永远地站立山顶之上,“艰难守护,玉汝于成”。现在,五龙河上下游依旧有鳖虾蟹生存河中,可是到了牛百口河段,竟没有人看到河中有鳖,岸上有蟹,这是一个谜。“鹰在山上立,鳖子不过滩”,这是神鹰在守护人们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牛百口人现在骂人习惯称“死鳖孙”,这是保留了一个旧习俗。 沿古战道登上山顶,只见围山墙遗迹庞大宏伟。离山顶50米处,第一道围山墙高2米许,宽1米,石垒围墙绕山一周。围墙全用大石块整齐垒砌,无任何粘接物,隔十几米便有一观察孔。第一道围山墙向东留有大门,门下建筑几道低些的附围墙。间隔3米为第二道围山墙,低窄了许多。至山顶一共有8道古围山墙,全部石料垒成,工程巨大。是谁、为什么要在荆山顶修建围墙?数量庞大的石料釆自何处?这些,如今依旧是个不解之谜。
在山下,我们看到了传说的藏兵洞,洞口极为隐蔽,藏在山下南方深沟。洞深百米,石柱下垂,直通北方可以直立行走,洞中有水坑石、蹲耳洞。据《莱阳市志》记载,明崇祯二年(),境内人士董大成聚众起义,登镇总兵张可大率军大举镇压,义军失败南逃,董大成下落不明。后人猜测董大成落草荆山,修墙护营养兵,等待时机再举义旗。这一说法有待考证。 白癜风专项援助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