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天气预报

莱阳市气象局年08月10日14时14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目前我市已有对流回波发展,预计今天下午到明天,我市部分地区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并伴有7-8级阵风、短时强降水和局地冰雹,造成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较大,请注意防范。

一、降雨季,当你在城区道路开车要注意:

1、保持好的视野

当能见度小于米时,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要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当能见度小于50米时,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并马上找安全处掩避,不要强行驾驶。

2、防止车轮侧滑

雨中行车时,路面上的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润滑剂”,使汽车的制动性变差,容易产生侧滑。

应对方法:双手平衡握住方向盘,保持直线和低速行驶,需要转弯时,应当缓踩刹车,以防轮胎抱死而造成车辆侧滑。如果是前轮侧滑,应当将方向朝侧滑的相反方向纠正;如果是后轮侧滑,要将方向朝侧滑的一侧纠正,切不可打反方向。

二、降雨季,当你在高速公路开车要注意:

1、注意公路显示屏信息提醒

在高速公路行车时,要注意高速公路上大型跨线显示屏和交警巡逻车载电子显示屏的信息提醒。行车时严格控制车速,并与前方车辆保持平时2倍以上车距行驶。

2、高速行车注意横风

高速公路地势一般较高,周围环境较为空旷,风力要比普通公路大,特别在高架桥、临山临崖路段、靠近江河、湖等隧道路段更要注意横风。

应对方法:遇到横风时最好不要强行制动,此时应收油门然后轻点刹车,跟风走,稍微的调整方向。

3、小心散落物及不稳固物体

若临街停车,要注意周边尤其是上方是否有露天广告牌、花盆、杂物或锈迹斑斑的空调外机,以防悬挂物倒伏或坠落。

4、注意用灯光警示

雨势较大时,一定要利用车辆的灯光来警示其他车辆。

当能见度小于米时,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要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米以上的距离;当能见度小于米时,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要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当能见度小于50米时,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如果雨势实在太大,能见度不足,则应驶到服务区或在就近出口驶离高速公路,找安全地方停车避险。

5、不要随意超车和变成车道

强降雨会造成道路湿滑,行驶中要控制好速度,保持必要的安全车距,不要随意超车和变更车道,不要急踩刹车或猛打方向盘。

在积水路段尽量不要超车,不要跟前车太近。尤其是前车如果是大型车辆,进入积水路段激起的水花容易溅落到后方跟随车辆挡风玻璃上影响视线,导致出现瞬间“零能见度”。

6、车辆抛锚马上靠边停

如果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抛锚或发生事故,应立即靠边停车,拨打全国高速公路报警救援电话,做好安全警示措施,然后马上回到车上,等待高速公路施救人员。

三、降雨季,当你经过涉水路段:

1、观察积水深度

当积水深度超过车辆排气管的高度时,就不应该强行通过了,具体的判断方式是观察水面没过轮胎的高度,只要水面高度不超过小半个轮胎,此时车辆涉水前进基本上是安全的。

2、开启雨刮慢速入水

虽然在车辆涉水前已初步观察了积水深度,但路面情况依然不明。当车辆涉水通行时,溅起的巨大水花可能会覆盖前挡风玻璃,因此车辆涉水时需要开启雨刮。慢速入水是为了及时了解积水路面的真实情况,也能避免溅起太大的水花。

3、稳油门低挡匀速通过

稳油门是为了保持排气管中始终有压力气体,防止积水倒灌入排气管造成车辆熄火;低挡匀速是为了保证车辆通过积水时能稳定有力,车速快的话水就会被冲起来,车牌就容易被水冲掉。

4、不幸熄火切忌重新启动

假如车辆在涉水过程中不幸熄火,切忌重新点火启动,必须在原地等待救援。因为重新启动会令已经进水的汽缸受到压缩水的冲击,造成发动机严重受损,而且这种错误操作造成的发动机损伤属于保险免赔范畴,车主只能自掏腰包修复昂贵的发动机。

5、车辆落水不可怕,沉着冷静脱险情

行车中,如果不慎落水,沉着冷静面对可以有效脱离险情。在车刚落水时,车内还没有水,应立即打开车门或车窗逃生。若车门无法打开,应用安全锤或尖锐器械敲击侧窗玻璃的四角,砸碎玻璃逃生。

赞赏

长按







































鑻竵閰告爱鑺ヤ环鏍?
鍎跨鐧界櫆椋庢庝箞寮曡捣鐨勫師鍥?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