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卿 从春龙 通讯员 李梦 报道 本报莱阳讯 6月1日,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先生诞辰周年纪念活动在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举行。上世纪50年代,以杨钟健为代表的古生物学家在莱阳发现了新中国第一条恐龙化石骨架——棘鼻青岛龙,莱阳成为我国古生物研究的热点地区。 活动当天,多名中小学生参观了白垩纪地质博物馆,看着七八千万年前的高大恐龙化石惊叹不已,对当时恐龙的生活有问不完的问题。孩子们还现场感受了恐龙化石挖掘和修复的不容易,对古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莱阳是我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昆虫和植物等化石的地方,常年有中科院的十几名专家在这里工作,条件可谓得天独厚。”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主任王正东说,公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推动科普文化游,仅年以来就接待了8万人次,“五一”小长假,每天接待多人次。 年初召开的莱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培育“两大引擎”的奋斗目标,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与先进制造业同等重要的位置。而文化旅游无疑是莱阳现代服务业的龙头。莱阳市旅游局副局长丛倩告诉记者:“莱阳有‘梨、龙、拳’等特色资源。年,莱阳高标准打造梨花古镇、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丁字湾文化旅游等优势板块,强化跟踪服务,加快推进濯村西山旅游、娘娘山旅游、润璟旅游、草花山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 “因地质保护需要,莱阳恐龙峡谷一直未在游客面前展示其神秘风采。‘五一’期间,公园专门为旅行社开辟一条峡谷通道,游客可深入谷底,领略来自万年前的奇特景观。”王正东告诉记者,公园下一步将在严格保护的同时,打造类似兵马俑的地下坑道,让市民可以零距离感受恐龙的魅力,将莱阳“中国恐龙之乡”这一亮丽名片推向全国。 记者了解到,今年夏天开始,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在中科院专家的支持下,将联合莱阳市科协推出恐龙科普大篷车,在烟台市的各个中小学巡回展览。同时,还将推出恐龙科考夏令营,孩子们可以在专家的手把手指导下,模拟挖掘、修复恐龙化石。 来源:大众日报 ----------------END--------------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