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莱阳,人人都爱讲许世友的英雄业绩和故事。城里,街头巷尾地讲;农村,田间地头地讲;家庭,灯下爷爷对着儿孙讲,就这样,许世友的故事被一直讲了近一个世纪,至今久传不衰。

  人们都知道许世友是河南新县人,但他平时却经常说“胶东莱阳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不仅因为他在莱阳多次作战,莱阳的土地上洒下了他的汗水和鲜血,更因为他的第三次婚姻也是平生的最后一次婚姻,也是从这块英雄的土地上开始的。   田普故居如今换“新人”记者来到莱阳市沐浴店镇西朱兰村,实地探访了许世友将军的第三任妻子田普的旧居。在采访中,通过田普后人以及莱阳市党史研究工作人员的讲述,一段纯美的爱情故事和一位铁骨柔情、平凡质朴的将军形象,逐渐清晰。记者从沐浴店镇西朱兰村村委会出发,往西北方向步行约米,西朱兰村号———回门朝东的几间小瓦房,便闯入了记者的视野。唐明作告诉记者,这便是田普的旧居,以前是5间贯通的小瓦房,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卖给个人,如今被隔成了两家,东边2间属于村民田桂志家,西边3间则被村民程显东买下。

  由于新农村建设,村民大都搬进了新房,这些老房子已经闲置很久、破烂不堪了,记者无法进入院内一窥全貌,只能站在院外仔细端详。眼前的5间小瓦房总共约有平米,虽然十分破旧,但却很好地保留了老房子的原貌,房顶依然是过去那种小片青瓦,屋脊上的龙头纹饰也基本保存完整,屋檐底下还有部分是原来的木质结构,部分已被更换成水泥板;墙壁由青砖和石头砌就,黑色的楸木做的门以及门槛都未曾换过;透过门缝,零星可辨院子里照壁上的花草图案,但整个画面已经面目全非了。   村里89岁高龄的老党员唐末林告诉记者,这处老房子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田家祖祖辈辈是农民出身,田大娘名叫唐华珍,是位治家有道、教子有方的“女强人”;丈夫叫田京玉,是个典型的老实巴交的胶东农民。田普,原名田明兰,生于年,7岁死了父亲,和母亲一起艰难度日。9岁时被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年,八路军五支队来到家乡。年仅15岁的她,毅然报名参军,先在五支队被服厂当工人,后在宣传队演出。   随后,记者又跟随村支书一起,寻访了田普的侄子,现年56岁的村民田桂喜。那段峥嵘岁月里的传奇爱情,在田桂喜的讲述中,一时间仿佛历历在目……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仍蠢蠢欲动,伺机制造新的摩擦。日伪军也向八路军频频发起“扫荡”,胶东抗日根据地形势急剧恶化。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毛泽东派许世友出任胶东军区司令员,以扭转胶东局势。年春,许世友率领清河军区独立团挺进胶东,这是他第一次踏上胶东的土地。从此,拉开了他在山东战斗生活16年的序幕,而就在这时,他的第三任妻子田普(原名田明兰)走进了他的生活。

  一双鞋和一颗子弹定情   年,许世友已36岁,却还是独身一人。因整天带兵打仗,无人照料,他的生活越来越马虎,吃饭饥一顿饱一顿,衣服脏了还一直穿在身上。对此,许多老部下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私下里商量为他张罗对象。   一日,后勤部长高大山把物色的几个姑娘的简历说给许世友听,其中一个便是五支队被服厂的田明兰。高大山说着,就从挎包里掏出一双新布鞋递给许世友,接着说:“这是她做的,你穿穿看。”许世友接过鞋看了看说:“手艺不错。不过这八字还没有一撇,我怎么能收人家礼物呢?”高大山说:“这叫‘拥军鞋’!”许世友说:“那我就收下了。”高大山还想继续介绍物色的对象,许世友摆摆手说:“不用了。不过,你只讲她的情况,我的情况你有没有给人家说啊?”高大山笑道:“你的情况还要介绍吗?全胶东早就家喻户晓了。”许世友说:“我说的是年龄,人家是小姑娘,我可是大老爷们了!”“要是人家姑娘同意呢?”高大山笑着问道:“你不是常说婚姻自主吗?”   经过高大山的热心搭桥,许世友与田明兰相爱了。田明兰又给许世友做了一双“拥军鞋”,许世友则赠送给心爱的姑娘一颗子弹头。他说:“我一无所有,只有这颗小小的弹头,送给你做纪念。这是万源保卫战时,敌人打进我肩膀里的,我用刀尖划破皮肉把它抠了出来。这么多年,一直带在身边。”田明兰的双眼湿润了,这颗子弹,她一直珍藏着,这是极不寻常的定情物。   经过两年的热恋,田明兰完全被许世友传奇般的经历所吸引。她从同伴和战友那里,了解到许世友许多传奇故事。她知道他武功盖世,拳脚功夫十分了得;她听说他7次参加敢死队,8次负伤;她听说他在一次保卫战中,孤身入敌阵,手握驳壳枪,连连击毙白匪;她还听说,10年征战,他击毙的敌人有多,相当于一个加强营;她也听说,他挥舞少林大刀,一口气砍下10多个敌人的头颅……

 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   年春天,万第大捷后,许世友和田明兰举行了婚礼。这一年,许世友38岁,田明兰19岁,英雄美人,珠联璧合。婚礼非常简单,没有喜庆的鞭炮,没有亲友的祝贺,有的只是一包喜糖、一杯清茶,还有一帮生死之交的战友。但是那场婚礼却极富传奇色彩。婚礼上,许世友当场表演了一套少林拳。接着在来宾的鼓励下,许世友拔出驳壳枪,表演了他的特技枪法。   许世友是少林出身,曾夺少林古刹三连冠,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但对他的枪法,知情的人却不多。要说他的枪法,经过多年征战的磨练,并不亚于他的超群武功。他的枪法之准,不管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只要撞进他的视野,没有不中枪丧命的。只见许世友走到新娘面前,微笑着说:“小田,你来给我当个助手吧!”接着,他把婚礼场所转移到室外的场坪上,把来宾献的花分成三束,分别放在新娘的两肩和头顶,并安慰新娘:“你不要怕,千万不要动,咱俩为来宾开开眼,助助兴。”   田明兰点了点头,她理解丈夫胜于他人。只见她头插鲜花,肩佩鲜花,面带笑容,犹如花儿一般。这时,只见许世友疾步离开新娘五六步远,冷不防掏出驳壳枪指向了新娘,随着“叭、叭、叭”三声枪响,花儿已经从新娘的头顶和双肩坠落下来,令众人瞠目结舌。   “表演不好,请提意见。”许世友哈哈一笑,随手把驳壳枪插入腰间。来宾们禁不住热烈地鼓起掌来,拍手叫绝。多少年过后,人们仍对这场别开生面的婚礼津津乐道。

情深似海相伴一生

 许世友曾到军区党校学习了半年。这期间,田明兰给丈夫写了第一封亲笔信:   友,我把对你的思念化为力量,以笔代枪,学习识字,读完了识解字课本,我很高兴,试着写这封信,祝你平安,保护好身子   ———明兰 虽然是歪歪扭扭的几十个字,许世友见了却十分激动。他为妻子的进步而高兴,也钦佩她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立即写了回信,还赠诗一首:

相别三日刮目看,难得吾妻书信函。

字扭字歪皆是情,化作爱焰烧敌顽。

  解放战争时期,田明兰担任许世友的生活秘书。许世友转战各地,经常和她分离,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整整持续了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出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此时,田明兰也改名为田普。   年,许世友又被毛泽东点将赴朝鲜作战。临出征时,田普即将分娩,作为军人的妻子,田普并无怨言,她只是深情地要求丈夫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取个名字。许世友则豪爽地说,生女就叫“抗美”、生男就叫“援朝”。送将军出征的那顿晚饭,田普加了四个菜、一壶茅台酒。看到酒,许世友笑了。而当许世友凯旋时,小援朝已经3岁了。   特别是“文革”期间,田普与许世友患难与共,并担风险,给予丈夫莫大的鼓励和安慰。后来,还协助丈夫收拾被“文革”破坏的残局,一时成为南京市民中流传的佳话。   田普和许世友相依相伴了42个春秋,共生有6个子女,2男4女,大儿子许光,二儿子许建军,三儿子许援朝;大女儿许丽,二女儿许桑园,三女儿许华,四女儿叫田小兵(许金建)。许世友曾感叹地说:“田普是我一生的忠实伴侣。”他还声言,“来世还要做夫妻。”   许世友逝世后,田普写过一篇回忆文章。她在文中深情地说:“正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我们相识了。记得我第一次在胶东五旅见到你时,对你还有些敬畏。但你那许多传奇般的英雄事迹,却深深地激发了我。其后的几十年内,你成了我的严师诤友。”

 

 许世友在莱阳的几件小事   在莱阳,许世友是童叟皆知的叱咤风云的英雄,流传着他的许多故事。莱阳市党史办副主任杨海峰向记者讲述了几件许世友与莱阳的有趣小事,从追忆中可以想象出他既高尚伟大,又平凡质朴的形象。   伙夫大爷,司令员大爷   许世友在莱阳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军营中,他经常与干部战士谈思想、拉家常,随便说说笑笑,高兴时甚至和战士交手摔起跤来。他十天半月不刮脸,穿着宽大洗得发白的粗布军装,脚上穿着打了补丁的黑布鞋,走路倒背着手,逢人点头招呼,和蔼可亲。他走出军营来到群众中间,给莱阳乡亲的印象更深———他满脸慈祥的微笑,一扫战场上的将军风度,没有半点司令员的架子。开始曾因为乡亲们不认识他,竟有人误将他当成“老伙夫”。   一日,许司令走出机关办公室,信步来到村头练兵场,老远即望见村民和战士们围成一个“人城”,并听到热烈的鼓掌和助威呐喊声。他快步来到近前,踮起脚跟向里看去,只见一个威武彪悍的农民青年在与战士摔跤,战士们一个个被他摔得东倒西歪。许司令高兴地脱口高赞:“好!后生可畏。”那青年正在得意,听到有人夸奖他,抬头看时,见一体魄健壮的老兵,一脸胡须,满脸红光,那青年兴奋地凑到跟前说:“伙夫大爷,咱俩摔一个?”顿时,在场战士哄堂大笑。许司令本来对摔跤就很有兴致,满口应承:“好,好!来来!”边说边解扣子脱外衣。警卫员在旁边忙喊:“这是许司令呀!”那青年一听大为震惊,忙问:“这就是少林出身的许世友司令?”警卫员说:“那还会假!”那青年赶忙鞠躬致歉:“司令员大爷,晚辈不敢……”司令员掏钱为房东买锅 即使是在战火纷飞的年月,许司令也十分重视人民利益和军民关系,莱阳至今还传颂着当年许司令替房东买锅的故事。过去莱阳农村为了节省,正间灶上墙壁中间多留有个灯窝,点上一盏小油灯,内外两间都可照亮。打完仗正值寒冬腊月,房东听说许司令要到家中来住,为了保暖,特意从外面用一块砖头将灯窝堵上了。但由于是临时用黄泥粘的,根本就没堵牢,警卫员不慎给碰了下去,恰巧掉入锅中砸了个洞。警卫员欲去买锅赔偿,房东大娘挡住执意不让。   次日,许司令知道了这件事情,非常不满,立即将警卫员叫来,严肃地批评:“小鬼,你是怎么搞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背得滚瓜烂熟,怎么遇到事情就糊涂了呢?”边说边从衣袋里掏出钱:“我命令你,跑步去买一口新锅替房东换上。”   丈母娘向女婿要“大犁具”   建国后,莱阳政府和人民与许司令始终保持密切联系,许司令也十分关心莱阳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这许多还是通过田大娘走亲戚实现的。   年一次,田大娘去探望女儿、女婿,莱阳驻军首长和地方领导将她请到县城为她送行,要求带去莱阳军民对许司令的问候。谈话间,田大娘问及:“你们有需要许世友办的事情吗?”大家想了一下,当时正是大办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之时,正为买不到拖拉机犯愁,便提出能否请许司令批几台拖拉机。田大娘当时还不懂“拖拉机”这种新事物,大家忙解释:“是用来耕地的,耕得又快又深。”她似有所悟:“那不是大犁具吗?”大家答:“对,就是用铁制做的大犁具。”   庄稼人出身的田大娘听说是农业需要,十分认真,到了南京,一见面首先向许司令提出此事,边比划边讲:“家乡要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大犁具。”尽管名称说的不确切,但司令员完全理解了老人的意思和莱阳人民的要求,他当场批示:调拨给山东莱阳县50拖拉机4台。 YMG记者姜晓 通讯员李梦.唐明作

许世友上将夫人田普年6月30日

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十三岁老八路、中共江苏省省委信访部原部长、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原工程兵某科研所副政委、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的夫人田普同志,于年6月30日10:40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据悉,田阿姨生前及子女要求丧事从简,将于年7月6日(周四)上午9:30,在医院西院告别厅举行老八路田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田阿姨的子女、亲属,拟于7月7日在家中设立灵堂供弔悼、怀念田老。老八路田普原名田明兰,年参加革命,年仅15岁的她,在八路军五支队(胶东五旅)离开胶东时毅然决然报名参加八路军,先在五支队被服厂当工人,后在宣传队工作。经过吴克华同志牵线搭桥,与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相识、相爱。年在山东万弟大捷后,田普与许世友举行婚礼。

在田普和许世友结婚后的第一天,许司令对她说:你现在是我的妻子,但更是一个普通战士,我们只会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你以后就改叫“田普”吧,这样会时时提醒你自己是普通一兵,而不要有特权思想。从此“田普”二字伴随田阿姨的一生。更有趣的是,许司令去世后,田阿姨送许世友的灵柩回将军老家,到村口时,见村口大牌子上赫然写着“田普村””、三个大字。田阿姨这才明白,起这个名字是许司令时时提醒他自己不忘家乡、不忘亲人、不忘革命的初心。田普阿姨说:老家伙,你骗了我一辈子呀!可我心甘情愿被你骗。这个“田普”的故事,是曾任许司令的警卫参谋金哥讲述的。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许世友和田普的婚礼非常有戏剧性。当婚礼刚过几天,有人捎来口信,说田普的母亲病重,要她赶快回去。临行前,许世友给她一把手枪,以防万一。谁知真的遇到了状况。两天后,田家一位亲戚赶来报信:“田普被外地反革命派人绑架了!”许世友一拳砸在桌子上:“反了天了!”原来,田普回家后被赵保原的部下发现了。赵保原部曾遭许世友部重创后,那帮散兵游勇对许世友咬牙切齿。他们潜伏在路边,并抓到了田普,准备带她去邀功请赏。军情十万火急。许世友立刻派警卫排排长带人赶去营救。田普同志被救回来了,却落下了脑震荡后遗症。

年,许世友被毛泽东点将赴朝鲜作战。临出征时,田普行将分娩,作为军人的妻子,田普并无怨言,她只是深情地要求丈夫在出征前,为行将出生的孩子取个名字。许世友则豪爽地说,生女就叫“抗美”、生男就叫“援朝”。在送将军出征的这顿晚饭,田普加了四个菜、一壶茅台酒。看到酒,许世友笑了。而当许世友凯旋时,三儿子援朝已经三岁了。

田普与许世友婚后相伴四十余年,育有7个子女(3男4女):大儿子许光,二儿子许建军,三儿子许援朝;大女儿许丽,二女儿许桑园,三女儿许华,四女儿叫田小兵(许金建)。许世友生前曾感慨地说:“田普是我终身的忠实伴侣。”并声言来世还要做伴侣。许世友去世后,田普曾在一篇文章里深情地回想道:“正是在抗日和平的烽烟中,我们相识了。记得我第一次在胶东五旅见到你时,对你还有些敬畏,但你那许多传奇般的英雄事迹却深深地激起了我。其后的几十年内,你成了我的严师诤友。”解放后,田普曾担任中共江苏省省委信访部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工程兵某科研所副政委等职后在北京离休。

许世友和田普在南京长江大桥前的合影。

年许世友将军、夫人田普、长子许光、三子许援朝、长孙许道昆在南京。

许世友夫妇与子女怡平,桑园,华山,援朝,晓冰合影.

来源:中红网、莱阳在线

小编推荐:

今天,请为在莱阳上小学、中学、高中的孩子们转发一条







































北京看白癜风好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