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岛:象灵芝吗?烟台市芝罘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洋通商口岸之一,因其北部的中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芝罘岛而得名,世界权威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标称烟台即为“CHEFOO”。在很多解放前国外的明信片上还能看见CHEFOO的标志。“芝”即灵芝。芝罘岛的形状,恰似一株巨大的灵芝;“罘”即屏障。芝罘岛横卧在黄海之中,似一道天然屏障,护卫着身后的沃土。也就是说这个岛有“灵芝”一样的形状,有“罘”一样的作用,因此称之为“芝罘岛”。“微芝罘”的名字也是因此而起的。 烟台山烟台:因烟台山而得名。烟台山本为无名荒丘,当地人叫“北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年),为防倭寇袭扰,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户所城的同时,在“北山”设熨斗墩,亦称狼烟墩台、烽火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为警报,简称烟台。 福山银月福山:因境内有福山而得名。北宋靖康二年(年),伪齐帝刘豫为敌兵所追,避此山得救,叹曰:真福地也,因得名福山。金天会九年(年)置县福山。 莱山夜景莱山:相传多年前,在今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过去烟台莱山机场内马鞍山),当时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由此得名建镇建区。 牟平杏花谷牟平:牟平因处牟山之阳平川地而得名。唐麟德二年(年)置牟平县,年12月撤县设区。 龙口南山旅游区龙口:原名黄县,年撤黄县设龙口市。龙口地名是根据地形来的,龙口以南的海岸线呈西南东北向,有一点弧度,到了龙口拐向正西,伸入海中和屺母岛相连,形成一道天然的阻浪坝,从地图上看,真象是龙张着大嘴,所以起名龙口。 莱阳旌旗山莱阳:西晋时莱阳地属昌阳郡,昌阳城在今市区东南二十三里处的昌山之阳(今前后发坊一带)。唐初,迁昌阳城至今市区。后唐庄宗为避其祖[国昌]讳,更“昌阳”为“莱阳”。年撤县设市。 莱州古城莱州:旧称掖县。掖县一名最早见于《战国策》:“(齐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单)夜邑万户”。莱州之名始于隋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年3月,复设掖县。年2月,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 招远罗山招远:《山东通志》载:“招远者,招携怀远之义也”。年(金天会九年),为招集流亡者,使其回乡安心农耕,遂取名“招远县”。年12月21日,撤销招远县,设立招远市。 远眺蓬莱阁蓬莱:本意是“蓬草蒿莱”,源于海市蜃楼和海上三神山的传说。“蓬莱”做为城市的名字,源于汉武帝刘彻。杜佑《通典》记载,公元前年,汉武帝第五次东巡,“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至今已经有年的历史。当时汉武帝建的蓬莱城,位置大致就在现在戚继光故里、武霖村东部的区域。 栖霞天崮山栖霞:年(金天会九年,伪齐阜昌二年)置栖霞县,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年11月,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 海阳万米海滩海阳:汉设观阳县,明置大嵩卫。清雍正十二年(年)置海阳县。据《登州府志》:“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年4月,撤县设市。 长岛岛屿长岛:长岛东西窄,南北长,地图上看又瘦又长,所以叫长岛。也有人说秦皇汉武认为登上此岛即可长生,便将它取名长生不老岛,即长岛。长岛无岛不秀,无岛不奇,是一处天然的海上大花园。年建县。 (整理自大众网)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