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雀斑北京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7/8598817.html

编者按:寻根的历程唯有寻根者理解,本文作者的笔记时间跨度十余年,期间冷暖,一波三折,读来让人不胜唏嘘。

我们的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又有多少人不改初心坚持十年?寻根,无异于大海捞针,这中间我们要吃多少苦,又要碰多少次壁,......

传统与科学并非水火,我们需要科技的助力。

本文来源何处成愁QQ空间,已获作者授权,本文有删减,个别人物为化名。

前言

就如一个化石的残骸,一片甲骨的碎片。籍着代代口耳相传零星的记忆,顽强的近乎奇迹辗转流传成干枯文字的一串名字。我回溯着…….是呼唤!是感召!是虔诚!是责任!我也许只能凭借想象去试图构建一个家族的过去,一个家族血脉的归属,一个家族共同的记忆。

我开始我的寻根历程,我知道,这也许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有希望有失望,也许我很幸运,很快就会得偿所愿,也许永远也不会寻找到答案...........

问我祖先来何处

我出生在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松花江畔的一个小村庄-----小史崴子屯,顾名思义,这是一个以屯中大户老史家姓氏命名的村屯。始建于何时,我遍查《方正县志》无果,据说,我们张家老宅原来在现在村屯的东面,后来,因为史家县城里有人有势。我们张家就只能拆屋并户归入小史崴子屯。后来爷爷娶了史氏联姻自是后话。

我的家族比较清晰的记忆,高祖讳德臣,生二子,长子凤,次子麟;张凤就是我的太爷,太爷生五子,长景绪、次景春、三景生、四景库、五景全。张景库就是我的爷爷。

算起来,我们老张家在这里生活近百年了,我的太爷在民国四年(),赶着两挂马车,满载家当,携妻并子五人,赶了半个多月的路。从辽阳唐马寨刘坨子投奔太平山大沟西张氏本家。

不知什么原因,太爷他们只在太平山大沟西那里只是短暂的生活了一阵儿,就落到现在小史崴子这边开荒种地,伐木盖屋,立地扎根生活了。

当我准备寻根的时候,才忽然发现没有文字记载历史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们有很多历史并没有被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