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48264.html

水兴则百业兴,水兴则万物兴。近年来,山东省莱阳市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目标,以“调水、管水、治水、护水、涵水、兴水”为工作思路,做好水文章,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底色,做活水文化,增强城乡统筹发展的内生动力。

调水,有效破解缺水困境,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莱阳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除了资源性缺水因素,还存在工程性缺水、管理性缺水等人为因素,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面对困境,莱阳市整合全域水资源,利用工程措施增加输配水能力,有效解决莱阳市城乡供水水源单一、供水保证率不高的问题。实施清水河与沐浴水库雨洪资源调配工程,在清水河黄崖底建设拦水橡胶坝,通过泵站向沐浴水库调水补源;沐浴水库增容工程,在沐浴水库上游实施清淤扩挖,增强水库调蓄能力;进行五龙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开发,建设一批拦蓄、调水、引水工程,加快备用水源地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城区和南海丁字湾新区供水保障能力。

治水,加快补齐水利工程短板,防洪减灾能力全面夯实

按照“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的目标,年实施2座小型病险水库和12座大中型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使全市小型水库全部达到一类安全库,既提高了当地水资源利用率,又提高了河道防洪能力及生态环境,实现年均防洪灌溉效益近千万元。实施五龙河、蚬河四段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实现重点防洪工程隐患清零,水旱灾防御能力全面提升。为保证安全度汛,提高综合保障能力,提供水利工程抢险技术支撑,加强防汛隐患排查整改,实现汛前防汛隐患清零;压实水库、塘坝、水闸“三个责任人”工作责任,修订完善防洪工程调度方案;完善群测群防方案和村级防汛预案,加强物资储备和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了防汛救灾能力。

管水,强化城乡用水全域监管,水资源管理水平不断优化

为建立水管理良好秩序,实行全过程管水、依法治水、科学管水,从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供水管理、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着手,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计划用水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创新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水平,建立农村供水管理体系,落实“三个责任”,健全“三项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提升管网供水保障水平;持续深化运行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农业水价机制;进一步落实小型水库和大中型水闸管护主体、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形成了制度健全、管护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奖惩分明、科学考核的管理监督机制。

护水,立体式全覆盖,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不断深入

因季节性补水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水量补给不足和污水处理量大的矛盾日益显著。面对挑战,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建设。从河湖环境、水质监测、污水处理、农村水环境等多方面着手,完成全市重点河流和水库划界工作,编制岸线利用规划,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抓好“一河(湖)一策”的组织实施,狠抓河道及砂石资源管理,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坚持打源头、断网络、斩链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切实维护良好的采砂秩序和河道生态环境;加强水环境动态监管,加强沐浴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提升水源水质标准;将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中标识的扰动点依法纳入监管范围,强化对重点排污单位的监管,持续加大对向河流、沟渠、矿坑排放污染物行为的监管力度,抓好五龙河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工作,随时掌握五龙河水质状况;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规范工业企业排水管理,依法打击超排、偷排等违法行为,实施污水处理厂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并在开发区新建污水厂一座,全面提升河道水质环境;加快城区雨污分流建设,提升城市污水收集率;通过排水改造工程、沟清淤疏通工程及城区主干道路雨水篦子改造工程,有效解决部分区域积水问题;河洛开发小区、肉联厂小区等11个老旧小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开展,加快了城区排污管网改造步伐;全面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库区移民扶持项目,加快了移民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生产道路等生产配套设施建设,改进农作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为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奠定基础。

涵水,突出系统治理,水源涵养和生态修复能力不断增强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水和谐发展,莱阳市践行绿色发展发展理念,市水务局根据这一理念,坚持工程治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水系连通、河道清淤、岸坡整治、水源涵养、河湖管护多项水利措施,以河流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规划,规划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通过修建谷坊、塘坝清淤增容、建设生态林和经济林等措施完成古柳街道办事处夏庄村西北小荆河上游实施小流域治理,共完成水流失治理面积45公顷,增加拦蓄水量5万立方米,改善扩大灌溉面积余亩,区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继续国土绿化工程,完成各项造林亩,进一步增强了水源涵养能力;完成蚬河及五龙河下游3个段面的人工湿地建设,目前,蚬河人工湿地和五龙河干流3个段面湿地工程,已投入运行,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设计和五龙河崔疃-西大策段人工湿地四期工程设计调整已经完成;按照人水和谐的生态理念,正在筹划编制五龙河全流域生态修复方案,实现全域水生态系统恢复。

兴水,突出地域水文化特色,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坚持把水文化理念贯穿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全过程,做到工程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手抓,以“水文化”为核心和灵魂,以五龙河综合治理为抓手,实施河道的生态治理、路桥建设、生态修复、五龙河汇涨湿地保护等配套设施建设,把文化元素渗透到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着力打造莱阳特色“水文化”产品,突出莱阳水文化特色,充分发挥了水在提高城市品位中的独特作用。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组织开展“最美河长”“最美河道”“最美村庄”等评选活动,组建“润泽梨乡”“青春治水”志愿者服务队等志愿队伍,激发全社会亲水、爱水、护水意识。通过节水宣传月、节水宣传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做好水资源“加减法”,推进形成健康的水发展体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理念,加快水文化及水景观建设,全面完善沿河产业功能布局,实现全域治水“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化。(赵新吕美超闫萍萍邵明明)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