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历来有纂修家谱的优良传统。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一个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为弘扬中华家谱传统文化,给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鉴赏交流机会,烟台市民文化节组委会于8月上旬启动烟台市首届好家谱评选活动。该活动通过烟台图书馆、烟台市古籍保护中心、各区市图书馆通力协作,通过网络展示、现场展示、专家投票等形式,评选“烟台十大好家谱”“烟台十大家谱研究学者”等,来一场“寻访好家谱传承好家风”文化旅行。

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家谱爱好者参与。为展示活动初步成果,现在线展览此次活动征集的部分家谱,以飨读者。

栖霞蓝蔚夼宫氏族谱

栖霞蓝蔚夼宫氏族谱宫晓琛宫文礼等编年6月海阳市恒利印刷有限公司印1册(页)精装彩色照片8页

东来宫氏族谱,主要记述分布于山东东部沿海,文登、莱阳、栖霞、蓬莱、牟平一带的族人。东莱宫氏族谱自乾隆十七年以来,先后有八次撰修,第一次始于清乾隆十七年(),民国十六年()连续四次修订增补。本次重修的族谱是在对东莱宫氏族谱基础上,又对由蓝蔚夼迁居各地十多个自然村的资料进行收集,编修而成。

始祖宫熙儒,字得先,号四知山人,五代后周人。始记祖七世宫天授,在后人修谱中,列为一世祖。蓝蔚夼宫氏始迁祖十七世宫国财,大约于清朝顺治年间自牟平宫家台子村(今乳山崖子镇台上村)迁至栖霞蓝蔚夼定居。本谱主要收录了蓝蔚夼及此后迁居其他自然村的宫氏一族,共收录宫氏后人人,达十五世。

山东东部沿海,文登、乳山、莱阳、海阳、牟平、栖霞、蓬莱等地宫姓,均源自文登菎嵛山前柳林村宫得先。

[牟平]矫氏族谱书

[牟平]矫氏族谱书矫天德等编辑年大连大同印刷5册线装

始祖云公自云南鸟撒卫迁居山东即墨东门外矫家村,后迁居院头村。一支自院头村徙居海西,于大明年间迁居牟平(前属莱阳)西涝口村,后又迁居前垂柳村。此后族人繁衍生息,分布居住各地。

前有矫氏祖谱序、凡例、祠堂志、牟平矫氏历代徙居疃村表等。

此谱为民国二十五年()修,年重印。

参谱村疃:

牟平:前垂柳、后垂柳、上垛玉夼、下垛玉夼、留格庄、矫家泊村、长治村、朋家夼、李格庄、中村、崖子

奉天:小房、矫家沟、矫家窑、黄家窝铺

文登:晹里后、成庄

[牟平]都氏族谱

[牟平]都氏族谱都基民主修年印7册

都氏一族源出蒙古,始祖讳必里海,为成吉思汗蒙古国五部探马赤军帅之一,金末元初,以军功授职于山东登州府宁海州等处都达鲁花赤,兼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镇守益都路辖下的胶东半岛,逝于元世祖中统元年()。必里海公子抄儿、孙不老赤在元代袭其职,遂占籍登州。元明鼎革,必里海公裔孙落户于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登州府宁海州),于明代取汉姓为都。

据清咸丰七年()《都氏族谱》记载,都氏一世祖都镇、都亮、都宁三公,明朝时期居住在登州府宁海州北头村(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三公之前的具体世系因年代久远,无法详考。自三公开始,都氏分为东、南、西三大支,分别为东支始祖都镇,南支始祖都亮,西支始祖都宁。此后族人繁衍发展,逐步形成了北头村及周边的东场村、夏家疃村、峒岭村、酒馆村、南松山村、北松山村、双林前村等都姓人集中居住的村庄。后有部分向外迁移,现已播迁至全国各地。

《都氏族谱》自清咸丰七年()都寿仁始修,民国十年()都孟实将清修《都氏族谱》印于西丰县宝兴东石印局,族谱得以传播,此后各地族人不断续修分支都氏世系。本次修谱,以清咸丰七年()《都氏族谱》为根基,根据史料增补了新发现的分支谱系,填加了各地的续修谱系,使都氏一族的历史渊源和世系脉络得以传承。

《都氏族谱》编修体例,遵循祖制,排版采用传统竖排方式,谱系编次结构采取大支、小支、分支单列,以长幼顺序分编入谱。此谱前有谱序、凡例、都氏家训、都氏宗祠图片、辈分排序用字规范等。

八角朱氏族谱

[山东烟台开发区]八角朱氏族谱郑祖增朱年纯编年8月印3册(1函)线装前有彩色照片

始迁祖据考证约在明初迁至八角,始祖及二、三世祖的名讳已不可考,在世系谱中只记为:始祖及二、三世祖之神位。四世以后有名讳,但六世以上全部、有的至十五世,父子世系关系不清,因此没有用连线。世系关系清楚的,全部用连线。本次修谱,下录至年5月31日前出生的所有子孙,共二十二世。

本谱以《朱氏宗谱》(第三挂宗谱)为基础,将十六世以上先人名讳全部登录,有各支系保留的老谱记载的先祖名讳与原《朱氏宗谱》(三挂宗谱)所记载不同的,一律以各支系自家的老谱记载为准。

家族代表人物朱克赓,号兰田,清光绪年间旅顺口船坞学堂毕业,光绪廿七年()考于天津督练公所,得于同正军校。

胶东郡望福山高疃柳氏

胶东郡望福山高疃柳氏柳新华等编年1月黄海数字出版社出版3册(1函)

《高疃柳氏家谱》多次修撰,多次遭遇天灾人祸,但屡毁屡修。至今流传在世的谱书,自清代以来至民国有三次续修;还有清同治十二年()编修的《胶东柳氏族谱》。此次修谱以它们为基础,理顺了高疃柳姓的世系脉络、迁徙分布情况,入谱范围总共涉及十一个村,其中八个村是首次把高疃以外的世系录入进来,完成了一世到二十一世,老谱到新谱的世系表,新谱收录后人至年6月30日。新谱分为三个部分:宗谱、史乘和影印了中华民国十一年()的柳氏谱书,它们各自独立成书,又互为补充。

高疃柳氏一族,以柳升为代表。其父柳崇,元惠宗至正二年()生于福山高疃,明初以战功提升燕山右护卫,授予百户世袭。柳升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出生于安徽怀宁,明初开疆护国元勋,赐爵安远侯,封融国公,其后子孙世代承袭安远侯至明崇祯年间,加封柳升曾祖、祖父为安远侯。在明朝年里,高疃柳氏共有一公十一侯。

中国山东龙口范氏族谱

中国山东龙口范氏族谱《范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年4月编印1册精装

本谱书记载了在龙口市居住的范仲淹后裔,侍郎房和忠宣房两支(部分记载外地和其它房)。历史上范氏谱共分十六房(即十六支),各房的一世祖不同。侍郎房的一世祖是范仲淹。忠宣房的一世祖是纯仁(范仲淹的次子)。本次修谱,是将这两房合在一起续修。

范氏家族历史上,有记载开始至今,名贤辈出。始祖范仲淹,称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范曾是现代知名的书画巨匠。

谱书附祖训、家戒、范氏先贤录、古今楹联、颂词节选等。

[栖霞等地]尚仁系李氏族谱

[栖霞等地]尚仁系李氏族谱李廷盛等编年编修1册精装

封面谱名题:尚仁系李氏族谱北洛汤村南城村小夺沟村。尚仁系,是指六世祖李尚仁,在北洛汤村定居以来,所繁衍的后裔。其中包括迁徙到栖霞的北洛汤村,小夺沟村,长岛县的南城村和蓬莱市村里集镇的西李家村及王格庄村后街李姓。还有大北庄村,寨里村,古现村,南尹家村,车里张家村,官山村等自北洛汤村迁出的一部分,均载于北洛汤村家谱以内。

在五个村中,北洛汤、南城、小夺沟,老家谱保存的很好,为这次修谱提供了基础资料。西李家村、王格庄村家谱和宗谱在文革时间烧毁,由于断代久远,无法接续,这次修谱未载入。

一世祖思公、彦忠原籍不详,一至六世,世继不详,只罗列录入名字。

老谱立传人物:李方训清末岁贡等。尚仁系李氏家族在解放战争年代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

[海阳市城北村]李氏族谱

[山东省海阳市城北村(原名台上村)]李氏族谱(续订版)李氏族谱续订编纂组编年10月海阳市恒利印刷有限公司印1册精装

先祖自明朝永乐年间由江南常州无锡县迁此以后,代代均有谱牒传世,但至清顺治五年(),栖霞人于七为迫我先祖共举反清复明起义,焚我祖祠、烧我谱牒,致仲刚祖前三世无考。

此次修订是自清乾隆四十二年()重修宗牒后第三次重修,距上一次重修已一百五十年。

代表人物:李崧,清康熙五十八年()生人,授修职郎;李文奕,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人,授修职郎。

展览完毕,谢谢观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