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莱阳聚焦:莱阳有个集贸城

文/朱胜田

莱阳商贸城最初的名字叫集贸城,很具有农村大集的特色,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

集贸城最深的印象,当属建设之初,全市范围内公开征集城徽设计图案,好像是莱阳三中的一位美术老师获中,图案设计采用了JM字母组合,象征展翅腾飞,新颖别致,独具一格,而且寓意深长,现在的集贸城西门,仍保留着JM的某些痕迹。那个年代,能够想到用到汉字声母的创意,确是凤毛麟角,这种思路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作为市场经济应运而生的产物,集贸城建成三十年来,为莱阳的市场繁荣发展,商品供应,便民服务,特别是人员就业,平民百姓购物,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回顾当年的历史背景,一九八二年十一月,莱阳第二百货商店营业楼落成开业。一九八三年,西至泊百货大楼开业,成为莱阳境内第一家村办百货商店。一九八五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增加到个,从业人员人,市区街头巷尾设许多售货亭,计划供应模式的商业和供销系统的观念受到冲击,一九八六年后,东关村陆续建成人民商场、友谊商厦和聚英大厦,境内民营商业成为商品经营的主要力量。这一时期,莱阳人口数量逐渐接近顶峰,城乡交通日趋便利,人民消费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尽管若干大型商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但市内中低端商业网点还是出现了明显不足的迹象。

一九九一年,莱阳市政府以西至泊村为依托,以村西百亩土地为载体,规划设计了一个门类齐全的大型集贸市场。历时大约一年,市场初具规模,就是集贸城的雏形。

集贸城的建成,在小城莱阳起到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街景式市场,花园式娱乐场所,开放式商铺,千姿百态,迂回曲折,无一重复但又似曾相识的建筑和巷子,用当年亲自参加过施工建设的一个木工的话说:好家伙,好家伙,干了半辈子木匠,没见过这样的设计,真真是,奇了,奇了,绝了,绝了!木匠现在人将老矣,老木匠仍然在重复那话,奇了,奇了,绝了,绝了!

市场占地6.67公顷,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总经营面积2.8万平方米。城内建有:“春晓”、“揽胜”、“天山”、“海天”,四个大型交易商场,设置摊位余个,主营服装、鞋帽、针织、床上用品和小商品等。周围建成环形的商业楼,东侧建成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型商业步行街,拥有大小门市余家,兼营各种食品、烟酒糖茶、家用电器、土产杂品、文具、家具、建筑装饰材料、各类机械配件等,经营商品有十二大系列四万多种,并配备有旅馆、娱乐厅、卫生所、邮电所、储蓄所等齐全的服务设施。一九九三年六月,因承载农副产品的集市贸易份额比例逐渐减少等因素吧,集贸城遂改名为商贸城。

但在民间,一直沿用着它最初的名称,直至今日,集贸城仍是乡下农民或市区平民阶层逛街购物的首选之地。这里的大部分商户都是农民或下岗职工出身,为人朴实,沟通顺畅,商品齐全,价格平宜,童叟无欺,很像是农民购物的天堂。当年,乡下农村的经济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大多数农民生活还普遍不太富裕,但凡进一趟集贸城,都能买到需要的商品,大包小包满载而归,那脸上洋溢的笑容,满足畅快,跟地里的庄稼丰收别无二致。

那时候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最习惯结伴一起进莱阳城,问她们到哪里去,回答都是响当当的:去集贸城!

的确,在乡下人眼里,不进集贸城,不算到过莱阳城,集贸城成了莱阳城的代名词。女人们之所以结伴进城,还另有一说,据说是集贸城规模太大,建筑的亭台楼阁,大街小巷,千回百转,像迷宫似的,转着转着就迷失方向了,某村的一村姑,曾独自去过两次,均因迷失了方向,好久才转悠出来,回家时已经夜幕降临了。

如今,城郭依然,追忆往事,历历在目,数不胜数。集贸城是景,是莱阳市区一道美丽的风景,集贸城是市,莱阳市区极尽繁华的集市,建成以来,连续二十多年主办一年一度的、莱阳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会(山会),记不清它迎来送往了多少宾客,数不清它承载了莱阳人民多少沉甸甸的希望。

三十年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今观集贸城,仍蔚为大观,规模雄姿依然不减当年。沿着车水马龙的富水路,走近西门,看那雄伟壮观门牌楼,展翅欲飞,不由自主地壮怀激烈,精神百倍。“莱阳商贸城”大字高悬,仿佛在与蓝天对话接吻,城名题字系原全国人大彭冲副委员长亲笔书写,鎏金行楷,苍茫酬劲。门楼南侧,一块巨大的卧牛石稳若泰山,它是集贸城的镇城之石,细细观察,石头上镂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记载着那段开创的历史——

辛未春数,耿耿赤子,为扬莱阳通衢之地,利振梨乡商业之雄风,几多运筹,政府决然,遂建此集贸城。九月奠基,凡九十日落成,地广百亩。廿四建筑劲旅,风云际会,东承古风,西见今韵,中有醒龙阁,画龙点睛,曰速曰大曰美,亘古未有,齐鲁为最。智者曰,辛未决策已展志,壬申博弈定称雄。流通发达,五龙腾飞,当由此始示后知而发奋,故以为记。

解读一下这段文字,颇有一些意味。它真实记录了当年这里所处的地理位置,反应了决策过程,重现了施工场面,以及工程的浩大和壮美。“廿四劲旅”,那是二十四家建筑公司,当时全市共二十四处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一个镇属的、以农民泥瓦匠为主体建筑工程公司。集贸城的开工建设,由二十四家公司同时全面铺展开来,昼夜施工,马达轰鸣,机械穿梭,人欢马嘶,那怎是一个热闹了得?

往事可忆,未来可期。集贸城是一个平台,它的建设和运转城功,是莱阳经济转型和历史转折的重要标志之一;集贸城是一张名片,是莱阳人引以为豪的名片;集贸城是一种文化,它承载的是历史,展现的是未来,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历史的页码和文化的韵味。

春夏之交,万物华茂,伫立步行街头,牌坊两边的一副对联格外醒目:一级路立交桥路桥畅通,旌旗山五龙河山河锦绣。拍下一张照片,镜头深处,有重重叠叠的景,有重重叠叠的影,那是屏幕反射的对面街景,折射和再现出深层的历史,融合和定格出今日的华章。

正是:心头真切/词儿诉说/达意难得/总难忘那一些些/大包小包拎过/当年生活/梦里的温饱/这儿都满足了(liao)/憧憬的光景/心里的真丰收/手头的真宽头/不必踮脚看/更不再眼馋/琳琅满目/无不可收服/谁知俺心中乐处?/西至泊集贸城/物美价廉城/茫茫人海/留恋无数/尽情享受/购购买买的满足。(右调翠楼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