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金岗口村,在吕格庄镇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这个小村庄,从上个世纪以来便一直名声在外,其原因是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也被国内外专家认定为中国著名的“恐龙之乡”。

早在1951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组织了普查队,对莱阳吕格庄镇金岗口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发掘工作,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被誉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之父”的杨钟健先生,在对莱阳蛋化石进行研究之后,便向世人宣称“莱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是全世界蛋化石最丰富的一个区域”。1952年,在金岗口村西的白垩纪王氏组地层中进行挖掘工作,很快从紫红色粉沙岩中发掘出了一具高5米,长9.8米,计重约一二十吨的恐龙骨架化石。这具恐龙骨架化石与众不同的是头顶生棘,如同巨大的鸡冠,足状独特,当时被专家定名为“青岛棘鼻恐龙”,现在亦称“金岗口龙”,这是我国第一具最早、最完整的棘鼻恐龙化石骨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间断发掘研究,专家们发现,莱阳地区中生代地层尤其是白垩纪地层颇为发育,是世界发现恐龙化石最早而又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区内化石丰富、门类繁多,发现和研究命名的恐龙化石5大类8属11种。发现和研究命名的恐龙蛋化石4科5属11种,有长形蛋、金岗口椭圆形蛋等;其白垩纪地层是我国北方研究中生代陆相地层的经典地区。

据了解,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诸多国内外古生物学专家便展开对莱阳恐龙等古生物化石的研究。l922年,著名地质学家谭锡畴在莱阳的将军顶一带发现了比较完整的谭氏龙,莱阳由此成为中国人在中国境内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方。1929年,由瑞典古生物学家Wiman对谭锡畴在莱阳采集的标本进行了研究,命名了鸭嘴龙类一新属新种:中国谭氏龙,这件标本现存放在瑞典的Wappsala大学。1951年,有“中国恐龙之父”之称的杨钟健先生在莱阳发掘出新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棘鼻恐龙(又叫青岛龙)化石骨架。1954年,周明镇将莱阳陡山发现的龟类化石鉴定为宽北山龟,将发现于莱阳金岗口的龟类化石定为镂龟。随后的1958年,杨钟健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采自莱阳的恐龙化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出版了专著《山东莱阳恐龙化石》。1962年,赵喜进报道了l958年发掘于陡山的一鹦鹉嘴龙新种——杨氏鹦鹉嘴龙……正是由于多位古生物学界权威专家,对莱阳恐龙和恐龙蛋等古生物化石发现和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莱阳才一度成为学术界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