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是财政管理的灵魂,绩效是实现预算的翅膀。近年来,莱阳市坚持树理念、稳推进、抓重点,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决算阶段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新五有”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逐步实现预算和绩效一体化管理。 一、夯实基础,把握顶层制度体系建设,树立先进的预算绩效理念。把顶层制度设计作为推进预算绩效制度改革的先决条件,按照抓重点、建结构的原则,形成“1+X”预算绩效一体化制度体系。“1”是出台《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市推进预算绩效一体化管理的总体思路、管理格局、管理链条和管理体系,计划通过四年时间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X”是一系列配套操作办法,如《莱阳市市级政策和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等,为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 二、稳步推进,明确绩效管理重点环节,打造坚固的预算绩效平台。紧紧围绕绩效目标、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三架马车,推进部门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一是依托部门预算管理,实现绩效目标全覆盖。除一般公共预算外,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全覆盖绩效目标管理。年预算共编报项目绩效目标个。二是依托全过程框架,实现预算与绩效一体化。对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实施“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预算执行不偏离目标。三是依托重点评价再跟踪,实现问题整改一步到位。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评价,突出揭示问题与督促整改相结合,有效解决绩效评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年重点评价28个项目,其中10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形成对策建议50余条。 三、突出重点,前移财政绩效管理关口,实施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绩效是预算的延伸,预算是绩效是运用。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莱阳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将事前绩效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事前绩效结果导向,从年起,所有新增项目必须进行事前绩效评价,从项目立项的必要性、投入的经济性、方案的可行性、目标的合理性以及筹资的合规性等多维度进行评价分析,对符合评价标准的项目或政策列入部门预算范围,切实从源头上抓好预算项目的安排,真正发挥财政“预算”效益,真正落实财政“绩效”管理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