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烟台日报》02版“烟台‘三重’工作年中考”专版刊发▼▼▼ 产业发展:澎湃新动能 烟台市多个优质产业项目纳入省、市大盘子,总投资超过1万亿 新时代,赋予发展新命题。面对激烈的竞争,今天高端质优的“硬核”产业项目档次,决定着明天的产业高度、经济强度。当前,重点产业项目正成为全市“三重”工作的关键支撑,以重点项目推动产业,蓄力发展新动能,已成为全市共识。 放眼烟台,一个个硬核项目拔地而起、灿若繁星,发展后劲动力澎湃。万华乙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亿元,9月即将投产,再造一个新万华、通向“千亿企业俱乐部的目标指日可待;杰瑞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油田增产设备制造商,自主研发了一批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大国重器”,将中国页岩气开发带入涡轮压裂时代;高性能覆铜板项目,29项核心技术已获发明专利,挠性铜市场占有率达到70%…… 百舸争流,群峰竞秀。烟台市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被纳入全国、全省大盘子,目前。其中,先进结构材料和生物医药2个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新材料、高端化工、海洋牧场、医药健康4个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库。统计显示,两年多来,烟台市累计谋划推出有多个优质产业项目纳入省、市大盘子,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 重点产业项目,重点措施全力推进。两年来,烟台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重点产业专项规划,建立八大重点产业协调推进体系,即每个重点产业建立一名市级牵头领导、一个专班推进、一个智库支持、一个联盟(协会)助力、一支以上基金各项保障的“六个一”推措施及时跟进体系,确保八大产业快速壮大成势。在具体推进中,烟台市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落实我省下发的《关于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的意见》,力求用好要素杠杆,撬动重点项目最大动能。在保障建设项目用地方面,对急需用地开工建设的省、市重点项目,采取适当预支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等方式给予用地保障,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同时,全力争取建设项目能耗指标,保障年新开工和投产项目能耗指标需求,引导省、市重点项目采取市场竞购等方式参与省级用能权交易,对取得的用能权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并统筹重点项目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水资源配置与重大生产力项目布局的衔接平衡,加快重点水源、重大引调水等工程建设,推动将再生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在保障民生用水的基础上,提高重点项目供水保障能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烟台市还实行分包推进责任制。对纳入“三重”工作的“六张单子”项目及省市重点项目、省补短板扩内需项目等重大项目,持续强化责任分包、任务落实、专班推进,一个项目一套方案,全部直达现场解决难点堵点问题,确保每一个重点产业项目都能早建设、早见效。 产业方向精准,推进举措给力。两年多来,烟台市产业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道路上实现了新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打下“最强”根基。 …… 海尔智慧厨房电器产业园项目 生产工序全部实现智能化操作昨日,位于莱阳经济开发区的海尔智慧厨房电器产业园,宽敞明亮的厂房内,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作着,却鲜有工人的身影。在这里,可以真正体会到“无人工厂”的智慧模式,从工厂的第一道工序冲压,到焊接打磨,再到安装、检测、包装、出厂,全部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操作。 然而,海尔智慧厨房互联工厂并不是简单的自动化取代传统人工操作,而是人员和设备、设备和设备之间实现实时互联,用户定单信息驱动智能设备生产。工厂通过大数据中心与集团大数据中心关联,当用户需求到达一定量时,工厂的工艺研发人员会进行交互设计,产品就此应运而生。当用户订单直达工厂后,用户信息与订单信息互联,可实时查看用户订单在制造中心的完成情况、成品库存信息、物流发运车辆信息等生产状况,快速精准满足用户大规模“私人定制”需求。 “我们是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的、烟威地区第1个海尔智慧化厨电工厂,采用世界领先的COSMO(卡奥斯)互联网管理平台,主要生产灶具、油烟机、消毒柜等厨电产品。”莱阳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青尧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是海尔单体面积最大的厨电车间。共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于年4月动工,年8月投入运营,比计划提前2个月。投产以来,共生产油烟机6万台、燃气灶15万台。二号车间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年可生产各种配件万套,增加销售收入10亿元。 在厂房内,还有2条全新的厨电生产线正在加紧施工,预计7月中旬安装完毕。全部投产使用后,年可生产成套厨电产品万台,成为海尔国内最大的厨电生产基地。 来源:烟台日报YMG全媒体记者:高少帅 通讯员:李梦王聪卢晓摄影报道 审核:袁涛编辑:胡若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