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央视《朝闻天下》以《山东莱阳:再现大量恐龙化石层世界罕见》为题,专题报道了莱阳恐龙发掘的最新重大发现。 点击播放CCTV13视频新闻↑↑↑ 点击播放CCTV4视频新闻↑↑↑ 日前,由中科院专家汪筱林带领的科考队历经近2个月的发掘,在烟台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的2号恐龙化石挖掘现场再次发掘出大量恐龙骨骼化石层。据专家介绍,随着后续发掘工作的深入,不同化石层位的发掘区将呈现出“兵马俑式”坑道。 据悉,此次发掘地点是在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村2号恐龙化石遗址保护馆的东侧。科考专家们破土、清理已挖掘出的骨骼化石表层,并对一些破土过程中断裂的化石骨骼进行了拼接。现场可见已暴露出五个化石层,一层二层是青绿色、三层四层是红色、五层红得更鲜艳……层层有序、十分漂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对记者说,2号恐龙化石遗址保护馆是非常重要的发掘地点,他们此次发掘了连续的5个化石层,恐龙化石非常丰富,且每一个层面都反映出当时不同的气候环境,这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 汪筱林研究员带领中科院科考队正在进行现场发掘 汪筱林说,从这些化石杂乱无章的排列方式来看,这一些恐龙化石群的形成与当时的河水冲积无关,而是突发性的灾难如泥石流等导致恐龙死亡,并将恐龙骨骼杂乱地搬运和堆积到这一区域,经过万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目前的恐龙遗迹群。 据了解,在第五层,科考队继去年发掘了一只乌龟化石之后,今年又发掘了两只乌龟化石,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代表着莱阳的地下世界有更多瑰宝值得进一步探索发现。 在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出土的恐龙化石 年,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在山东莱阳发现恐龙化石。年,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棘鼻青岛龙”在莱阳发掘出土,对研究古地质形成、古陆变迁等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莱阳也成为海内外古脊椎动物学家调查和研究古化石的重要地点。 今年2月,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开园。该公园以白垩纪地球演化历史为主线,保存有完整的标准白垩纪地层剖面、恐龙及恐龙蛋化石、莱阳生物群遗迹等。莱阳有“中国恐龙之乡”之称,目前在莱阳发现并被命名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分别有十余种,昆虫化石多达千余种。(通讯员李梦赵楠) 《烟台日报》、水母网做了相关报道。 年8月,中科院专家开始对莱阳金岗口恐龙化石带进行保护性发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