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488012.html 为推进重点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莱阳住建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开工复工,通过实施“六到位”工作法,实现双推进、双胜利。 2月10日,莱阳市建设工程事务服务中心对申请开复工、申请材料合格的工程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对工地疫情防控预案、隔离点、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扬尘治理六个%措施等进行了系统检查,严防疫情蔓延,全力实现城建事业良好开局。 1 01 制度建立到位 为保障全市建筑领域疫情防控期间施工和人员安全,市住建局专门编制疫情防控期间建筑领域防控预案、指南,下发各建筑企业。企业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制定施工现场建立应急预案,健全施工现场疫情防控教育和管理制度,建立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形成从项目管理层到项目技术人员、一线工人“横到边、纵到底”的疫情防控全员管理体系。同时,强化疫情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务工人员自身防护和科学预防能力,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02 人员管控到位 严格明确企业责任,要求开复工企业必须按照法人负责制压实管控措施,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一企一策”确保管理到人、责任到人。工地开复工前,督促企业做好对从业人员的情况排摸,按照“一人一档”标准,严把人员入口关,工人到莱阳后必须满足隔离时间要求方可上岗。开复工后,企业实行日报制度,每日进行动态监管。 03 审核管理到位 疫情防控期间开复工的建筑工程项目必须经过莱阳住建局备案批准。必须提供项目务工人员登记表及健康申报卡;编制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疫情防控教育和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总监委派制度和扬尘治理六个%措施;消毒、防护用品储备量较少、专职疫情安全员不到位、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不到位的工程项目,要进行整改,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开复工。 04 防疫物资到位 开复工前,企业要做好防护物资和人员配备。各项目要根据防疫需要,为工程人员配备口罩、手套、测温仪等防护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杀用品,要设置隔离室,购置防护服、护目镜、医疗器械等应急装备,做好突发情况应对准备。05 应急措施到位 企业要编制应急预案,安排专职防疫安全专员,做好人员的实名登记、即时管理,及时掌握工程人员的动态信息。每天对食堂、宿舍、办公室等重点区域进行不少于2次消毒、通风换气,保持卫生清洁。在生产区、办公区、宿舍区等点位设置检测点和临时隔离点,针对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状况的人员,立即报送信息,启动应急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治疗,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安全开复工。 06 督促检查到位 莱阳住建局成立指导小组,局班子成员任组长,深入工地实地督导,凡是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执行规定走过场的,弄虚作假不具备复工条件而申请复工的,擅自开复工导致出现疫情传播、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为切实加强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努力维护企业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按照山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和国家、省、市出台的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坚持“严字当头”,严格实行工业企业复工疫情防控措施。 一、严格落实属地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特别是要突出做好所在地重点骨干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疫区有分支机构及与疫区业务往来频繁的企业、大量使用来自疫区员工的企业(以下简称四类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要将企业防疫纳入县市区、镇街防疫工作体系,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各级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加强调度和指导,推动工作有序开展。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等情况,压实责任,规范督导,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企业与乡镇(街道)、村(居)联动机制,做好职工工作时间和工余时间的接续管理服务。各县市区按照有关规定,根据疫情形势,制定本辖区工业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具体办法。 二、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要强化防控意识,建立健全疫情防控体系。企业法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要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企业内部疫情防控工作,组成专班、明确专人,将各项工作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全体员工。 三、严格履行报备手续 企业要制定复工工作方案,明确复工时间、返岗人员数量和来源、生产计划、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地、物流运输,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等内容,报所在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要对四类企业复工现场查看、严格把关。 四、严格核查返岗人员 企业要提前主动与返岗员工进行联系,排查每位返岗人员近14天内外出史或病例接触史,“一人一表”登记。对返岗前14天内有流行病学史(湖北等省内外疫情较重地区旅行史、生活史、与当地人接触史),或与其他地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一律要求其暂时不要返岗;对已经到烟的,要严格落实自到烟之日起为期14天的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近日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员工,要推迟其返岗、医院就诊,并追踪诊断结果,完全康复后方可返岗。对湖北等疫情较重地区籍的员工,一律要求其推迟返岗。家人有湖北等疫情较重地区居住史、旅行史或病例接触史的员工,要主动向企业申报。对隐瞒流行病学史返岗职工要依法处理。 五、严格落实员工交通措施 企业要全程掌握每名员工返企方式、时间,做好汇总登记。加强员工上下班交通管理,乘坐通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员工必需佩戴防护口罩。通勤车使用后必须立即消毒,安排专人管理检查,防止交叉感染。 六、严格落实门禁制度 企业要对厂区全封闭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门岗要配备电子体温测量设备和消杀器具、药品,对进入企业的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消杀防疫。开辟货运车辆单独通道,司机及押运货人员原则上不下车,必须下车者到专设区域等候;接送货场与生产区域严格进行物理隔离。 七、严格实行健康监测 企业要安排专人每日至少2次对职工进行体温测量、问询健康状况,并记录备查。一旦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要求其立即就诊,凭医院诊断证明方可返岗。有条件的企业,要为体温检测人员提供防护服和防护眼罩。 八、严格实施消杀预防 企业要对厂区、车间、设备、办公室等工作场所,餐厅、会议室、宿舍等公共场所,以及楼梯扶手、门把手、水电开关等接触物品定期清洗和消毒。对所有场所每天至少消毒2次,重点区域增加消毒频次。加强通风防疫,每日室内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企业环境卫生整治,消除卫生死角。企业要设置标识有“有害垃圾”字样垃圾桶,用于集中回收使用过的口罩,由专人统一处置。 九、严格减少人员聚集 企业可采用“小班制”、减少单班在岗人数,实行错时分批上下班、网络办公、居家办公等灵活方式,避免人员集聚。把好职工就餐关,提倡自带餐具,实行分餐制、送餐制或错峰就餐制,并严格执行好餐具、用具的清洗和消毒制度。提倡走班制,有宿舍的企业要尽量避免多人同室。 十、严格加强疫情防控宣传 企业要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充分利用宣传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