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

近日,

年5月份

“潍坊好人榜”出炉,

其中我市2人入榜!

让我们一起走近

这些身边的潍坊好人,

感受“爱”的温暖,

汲取“善”的养分。

经网络投票及推荐评选活动组委会(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潍坊日报社、潍坊市总工会、共青团潍坊市委、潍坊市妇联、潍坊市慈善总会、潍坊市广播电视台)的评选,于涛、孙继红、岳战春、陈洪、王庄生、李术京、赵传宾、吉向明、李清泉、崔志伟、马元珍、李晓梅、刘炳光、魏学礼、陈述英、郎益伟、李明光、任成森(高密市)、杜玉芹(高密市)、冯玉香20人入选5月份“潍坊好人榜”。

好人风采

好人就在身边,让我们一起走近高密市“潍坊好人”,了解好人任成森、杜玉芹的故事,致敬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

任成森(敬业奉献类)

勇做新时代文明实践“拓荒牛”

任成森,男,年9月生,高密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潍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高密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潍坊市人大代表。他担当尽责,无私奉献,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事业,通过打造文明实践家园、建设文学艺术中心、推动传统书法教育进校园、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四进”活动等,弘扬了时代文明新风,助推了书法艺术普及提升,为繁荣地方文艺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打造文明实践家园,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年,任成森多方筹资在高密市方圆美墅小区建设了集精神家园、文化家园、和谐家园、健康家园、法治家园、智慧家园“六大家园”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取得良好成效。

方圆美墅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园

方圆美墅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园致力于特色文化小区建设,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命名小区道路(如富强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等内容命名居民楼(如尽善楼),以历史文化名人李白、杜甫等姓名字号命名楼道(如子美楼道);打造了红色故事、雷锋精神等于一体的“学习之路”;建设了弘扬孝善文化的“孝善苑”,注重家风家教的“家风堂、家风家训基石”,展现廉政文化的廉池,保护古树名木、留住乡愁的“古槐广场”,体现高密名人文化晏婴、郑玄、刘墉的“三贤”广场,展示高密市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扑灰年画、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高密茂腔的“四宝”楼道,倡树家国情怀的“同心筑梦”雕塑等。同时,文明实践家园还配套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站、文艺之家、同心家园活动室、远程医疗问诊室等12个便民服务机构的党群活动驿站。

方圆美墅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园“孝善苑”

年,任成森发挥业务专长,协调高密市楹联艺术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书法家协会,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的形式,为方圆美墅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园撰写楹联、现场绘画、书写楹联、表演民艺等,创作作品在实践家园中以不同形式进行展示,丰富充实小区文化建设。另外,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学堂”的方式,协调各文艺家协会选派优秀志愿者为小区居民和文艺爱好者免费讲授文艺公益课,传授文艺知识、技能,宣传党的好声音,潜移默化中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方圆美墅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园“高密四宝”楼道

如今,方圆美墅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园通过楼体文化、楼道文化、墙体文化、遍布小区沿途道路的印章和书画版面文化、景观石文化,将书法艺术、地方特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融入小区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先后迎接上级视察、接待各地观摩团余次。其中,年齐鲁法治文化建设观摩交流会议、潍坊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现场调度推进会议、潍坊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使用现场会议等走进该文明实践家园,受到省委、潍坊市委领导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方圆美墅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者创作作品

建设“四基地、一中心”,引领事业蓬勃发展

年,任成森带领高密市书法家协会筹资建设了多平方米的高密市文学艺术中心,无偿用于书法艺术交流、培训、教学、展览等活动,打造书法阵地,繁荣文化事业。通过不懈努力和争取,先后引进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学基地、《中国书法报》创作基地、全国优秀楹联教育基地、山东省书协王羲之书法创作培训基地和山东省书协“潍坊书法考级中心等“四大基地、一个中心”落户高密,并成功举办、承办全国、省书协培训交流活动30余场次,多名书协会员和书法爱好者参会学习、交流提升。

任成森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年以来,在任成森的组织协调下,高密市书法家协会先后组织举办了山东省“齐鲁书法菁英展”,潍坊·黑河书法篆刻作品交流展、高密、莱西、龙口、栖霞、莱州、莱阳、即墨、平度等半岛八地书画作品邀请展,高密、青州、临朐三地书法联展,高密、诸城、安丘三地书法联展,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书法艺术之美”校园文化节等大型书法文化交流活动。自年起,高密书协连续举办了9届高密“兰亭雅集”活动,3届高密市书法电视大奖赛、3届高密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3届高密市书法篆刻展,在高密电视台开辟了“夷安书画”专栏,每年开展文艺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余场次,年均受众00余人次。

在任成森的引领下,高密市书法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目前,高密市拥有书法家协会会员人,常年参加培训、比赛的书法爱好者多人。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2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52人,会员数量在全国县级市中位居前列。

投身公益无私奉献,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年以来,任成森连续组织并亲自授课,举办“翰墨薪传·师资为先”培训班6期,无偿培训全市中小学书法教师余人次,为中小学书法艺术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师资储备,走在了全国各县市区书法教育的前列,成为基层书法教育的首创。

任成森组织举办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班

为推动传统书法教育进校园活动走深、走实,任成森在高密市城南中学成立了“王羲之书法学校”、在高密第二中学设立“书法教育培养基地”,主编了学校专用的《书法辅导教材》,积极组织开展“书法进课堂”“书法家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活动,训练学生书写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书法艺术鉴赏能力。先后举办了“燕园杯”国际青少年书法美术大展、高密市首届少年儿童书法大奖赛等,高密市各学校和多个家庭参与,社会反响强烈。

在任成森的推动下,高密市书法家协会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经常性开展书法艺术走进社区、村居、企业、机关等活动,通过宣讲书法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文明新风。每年春节前夕,他都带头开展送文化下乡10多次,免费为老党员、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等书写春联,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近年来,他先后为脱贫攻坚、慈善事业、疫情防控等捐款10余万元。

任成森作为高密书协主席,注重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密书协党支部被授予高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被确立为高密市和潍坊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他的艺术作品先后被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评为“年教学成果优秀作品奖”“年教学成果优秀作品奖”。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授予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潍坊市委宣传部授予他“年潍坊市群众文化活动先进个人”“第五届‘风筝都文化奖’优秀文化人才奖”荣誉称号。

杜玉芹(孝老敬亲类)

16年如一日照料公公显仁心

杜玉芹,女,年9月生人,潍坊市高密市大牟家镇官厅村务农。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杜玉芹在生活中处处关心他人、孝敬老人、科学教子,家庭关系处理得和谐美满,她是公公、婆婆和丈夫甚至村里人都公认的“好媳妇”!自从公公刘善祥因脑血栓瘫痪卧病在床,她主动挑起了给公公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护理工作的重担,16年来她一直不辞辛劳悉心照顾着没有自理能力的公公,她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全家人,用一颗善良孝顺的心谱写了一段人间真情,她好媳妇的事迹一直被街坊邻里交口称赞。杜玉芹刚嫁过来时,家里环境并不好,只是几间小土房其余什么都没有,虽然清贫,可是家庭十分和睦,公公婆婆对自己也很好,对这个新家有了很强烈的归属感,渐渐地也产生了浓浓的亲情。多年来,她合理安排家中生活,精打细算过日子,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不管家中需要什么总是先和家人计划好、商量好,做到有的放矢,不乱花钱。在每年春节前,她首先考虑到的是给公婆购买新衣,使老人从内心感到温暖。凭着她和丈夫的善良和勤劳,他们的生活环境慢慢地得到了改善,从原来旧屋搬到了新屋,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可是生活总是愿意开玩笑,自从年公公刘善祥的脑血栓病情不断加重,在一次外出回家途中突然跌倒,逐渐出现出现行动困难、身体僵直等症状,随后更是不得不瘫痪在床,日常生活已经无法自理,于是杜玉芹主动提出帮婆婆分担压力,一起照顾公公喂饭、喂水,洗脸、穿衣。屋漏偏逢连夜雨,年婆婆突发脑出血没能抢救回来,于是照顾公公日常生活的重担一夕之间全部压在了杜玉芹身上,但是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十几年如一日对公公的照料无微不至,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她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杜玉芹悉心照料公公为了安顿好老人,给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杜玉芹专门把二层小楼的一楼卧室收拾出来让老人居住。为了调理好老人饮食,她讲究营养搭配,选择利于消化吸收的食材做给老人吃,每天伺候公公,喂水喂饭,擦洗身体,照顾公公大小便,随时为老人换尿不湿,换衣服,帮助老人洗澡。公公年纪大了,再加上疾病缠身,经常大小便失禁,杜玉芹帮公公换洗沾满粪便的衣服从无怨言。躺在床上的公公每当看见此情此景,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村里知道的人都称赞她是村里面的模范媳妇,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的责任,老人家能多活一天,都是我们的福气,吃苦受累也是应该的,我不希望老人走了,在心里留下遗憾。”话虽朴实,却让人感受到背后沉甸甸的付出和真挚的感情。为了不让公公生褥疮,她每天为老人翻身,这些工作说起来简单,可对于身材瘦小的杜玉芹来说,做起来并不轻松,每次帮公公翻一次身、换一次尿垫,她就要使出浑身的力气。为了让公公保持清洁,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换下的床单、尿垫、脏衣服,杜玉芹都及时清洗。为了能第一时间发现公公的需求,她日日守候在老人身边,晚上也不敢沉睡,因为老人每晚十二点后都要起来两三次,只要听到有动静,她就会起身去看看老人是不是有什么需要,等伺候老人睡下后自己在休息。冬日里,天气晴好,杜玉芹就会将老人推出来晒晒太阳,给他理理发、剪剪指甲。杜玉芹业余爱好唱茂腔,也时常随团到周围地区演出,但是不管剧场散的多晚,她都要赶回家悉心照顾老人;有时丈夫因工作忙请不了假,又不能耽误演出,她就将老人带在身边一起外出参演。这样既能照顾老人,还可以让老人现场看戏,图个乐呵。在婆婆去世后,为了让老人不感到孤独,只要天气好,杜玉芹都要将老人推到街上,见个光景,看看行人,解解闷。她还给公公买来唱戏机,下载老人喜欢听得戏曲,有时还会自己唱戏给老人听,老人乐得合不拢嘴,还不时给媳妇竖个大拇指。八十七岁高龄的公公,在杜玉芹悉心照料下,老人的衣食住行井井有条,心情也特别好。杜玉芹悉心照料公公十几年来,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父亲、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杜玉芹的邻居都说道:“自从她公公生病后,这么多年来,杜玉芹很少回娘家,更别提去集市上买新衣服。冬天还好,夏天老人出汗多,为了防止生褥疮,杜玉芹一天要给她公公擦好多次身。大小便都要她去处理,这一点就算亲生女儿都不一定能做到。”今年杜玉芹已经54岁了,女儿也已经出嫁,但是她一直把公公照顾的很好,每日喂饭喂药、洗脸洗脚、倒屎接尿、陪老人聊天,全心全意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她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全家人,丈夫觉得娶了一个好媳妇,孩子争着孝顺老人,公公逢人就夸:“没有儿媳和儿子,我早就不在了!”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怀着一颗孝道之心,一颗仁厚之心,杜玉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平凡生活中的点滴亲情故事,使孝老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照亮更多的家庭!

好人就在我们身边

好人值得我们学习

正是他们

彰显了文明城市之美

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