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0月11日上午,莱阳市万第镇赤山村和胡留村的莱阳梨收购点车来车往,人头攒动。梨农们笑着将一筐筐、一袋袋的莱阳梨装到货车上。“没想到这些梨还卖了个好价钱。”收购现场,赤山村梨农吕龙章激动地说。

原来,受春季冰雹天气影响,赤山村和胡留村今年收获的莱阳梨个头偏小,且表皮上有轻微疤痕,虽然并不影响其口感、甜度和营养价值,但这点瑕疵,令梨农在销售时犯了难:平时能卖2元每斤的梨,如今只能卖上6、7毛每斤。一年的辛苦可能要白费,梨农打心里着急。

莱阳市昌荣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昌荣从赤山村党支部委员吕国平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来到村子里,经过实地查看,最终决定以1元每斤的价格,收购梨农手中这批因卖相问题滞销的莱阳梨。

由于近期多降雨天气,刚摘下的莱阳梨沾水易腐烂,为把梨农损失降到最低,该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加班加点组织果品采购。称重、装箱、装车、运输环节步步紧凑,梨农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该企业称,近几日预计能从梨农手中收购滞销莱阳梨50到60吨。

据介绍,此次收购的莱阳梨,在经过挑选后,将用于制作莱阳梨膏等莱阳梨深加工产品。“村子位于五龙河流域,种的梨品质很好。这批梨今年虽然‘颜值’不高,但是作为我们生产梨膏的原料,是没有问题的。”昌荣食品总经理石伟说,企业有责任和担当帮梨农增收致富,这也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吕文娟)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